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一人救起13人!浙江“最臟警察”救人新神器亮相
            時間:2024-10-18 20:18來源:平安鼎微信公眾號責任編輯:陳言

            “成功了!”

            初秋的傍晚

            浙江義烏江畔帶著些許涼意

            水里幾個藏藍色身影

            吸引了不少群眾的目光

            原來

            這是民警樓仁斌

            針對自己開發的水上救援產品

            ——救生腰帶

            開展的一次實戰模擬訓練


            9年時間,一人救起13人

            義烏市公安局江東派出所副所長

            樓仁斌參與救起118名落水者

            他也在不斷摸索和思考

            如何把人安全地抬上岸


            據樓仁斌介紹

            這款熒光綠的救生腰帶

            一共有三根“支帶”組成

            救援時施救者腰間綁一根

            剩下兩根系在溺水者的腋下和膝蓋

            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

            解決救援中的兩大難題

            如何下得去,如何上得來


            “腰帶系上后,

            救援者需腳踩岸堤,保持與水面平行,

            然后抓住溺水者腰帶上的兩個把手,

            把對方固定住,

            再由岸上的隊員發力,

            就能把兩個人拉上岸。”


            “有了這腰帶,

            即使是距離水面二三十米的大橋,

            我們也可以安全快速地降落開展救援。”


            “對岸上的隊員來說有些費力,

            而且施救者會被勒出紫痧,

            需要再改進一下。”

            他還會和工廠設計師繼續溝通


            樓仁斌所在的

            江東派出所轄區毗鄰義烏江

            實有人口35萬人

            所轄義烏江水域達17公里

            全年涉水警情多

            占義烏城區涉水警情的90%

            守護沿江群眾的生命安全

            成為派出所一項重要的工作職責

            如今救生腰帶亮相

            預計下周就可以應用到實戰中

            未來它能救更多的人


            一次又一次與“死神”交手

            勇氣來自哪里?

            自2015年7月1日縱身而下救起第一名落水者以來,樓仁斌一次次不顧個人安危,從義烏江中救人。其間,樓仁斌遭遇了從10多米高橋上躍下被江水拍暈、被激流沖走、被冰水凍僵、天氣惡劣、體力不支等種種危險,但總有一種信念和力量支撐著他豁得出來、戰勝“死神”、挽救群眾。

            2018年7月5日那一次,是樓仁斌最感到“后怕”的救援。

            那天,暴雨,義烏江水位暴漲,4名巡河人員正駕駛橡皮艇在江上檢查一處堤壩缺口。突然,堤壩再次塌方,4人連人帶船被石塊砸翻落水。危急中,一人成功上岸脫險,兩人被困在塌方形成的凹陷處,還有一人被困江中。

            一邊是湍急洶涌的江水,一邊是苦等救援的落水群眾,接警后迅速趕來的樓仁斌沒有猶豫,麻利地給救生圈綁上繩索,抓著救生圈就下降到了塌方處。

            水中沒有借力點,樓仁斌抵御著兇猛渾濁的水流艱難靠近落水者,給他套上救生圈,通過救援人員在上面拉、他在后面頂,先后將兩名落水者救上岸。

            第三名受困人員的情況復雜,“他腿斷了,動不了,一直在流血。”樓仁斌回憶,這種狀態下,之前由落水者抓握繩子腳蹬岸堤、救援人員拉拽的方式就行不通了。樓仁斌給對方和自己都綁上消防繩套,然后連在一起,“你趴到我背上,抓牢我,我背你上去……”

            樓仁斌奮力將這名體格健壯的男子背起。“真背起來,我才發現太難了,體力消耗大是一方面,在隊友拉我們往上爬的時候,我得腳蹬岸堤,整個人是與岸堤垂直的,那人就掛在我身上了,因為緊張加上體力耗盡,他抓不住我的肩膀,本能地箍住我的脖子,讓我呼吸困難……”

            岸堤上都是淤泥和青苔,在經歷了一次腳底打滑墜落受傷的險情后,兩人終于被順利拉回到岸上。

            就是這次,樓仁斌身著警服、滿身劃痕和污泥的樣子,被周圍的群眾拍下,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最“臟”警察。

            這樣的拼命、這樣的無畏,源于根植于樓仁斌內心的使命。“在群眾需要我們的時候、在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每個人都需要有人拉他們一把。我覺得,警察應該成為那個‘拉’他們一把的人。”他說。

            從“菜鳥”到專業

            救得上來”的本事來自哪里?

            樓仁斌第一次救人時,那名落水女子離岸邊約60米遠,但他帶的救生圈連繩子只有30米,只得讓岸上同事放手。最終,靠著多年鍛煉的充沛體力,樓仁斌硬生生將落水女子拖回了岸邊。

            這次救援讓樓仁斌明白,只有更專業,才能具備危急時刻豁得出來、保護群眾生命安全的能力。

            在向專業人士請教的同時,樓仁斌給自己制定了高強度的訓練計劃,系統性開展體能鍛煉、游泳訓練,學習掌握速降、攀爬等技能。他在自己的宿舍里安裝簡易器械,方便備勤時開展自重訓練,成功解鎖單杠前水平、人體旗幟等動作。

            漸漸地,樓仁斌的50米自由泳最好成績達到29秒,接近國家專業運動員水平。他還獲得2017年度浙江省公安機關水上救生比武冠軍。

            本領在身的樓仁斌對自己每一次救援都充滿信心,并不斷突破“第一次”:2016年9月6日,第一次從橋上速降至江面救人;2017年5月12日,第一次未攜帶任何救生設備,將人帶回岸邊;2020年1月28日,第一次在冬天鉆入刺骨的冰水,救起一名年輕男子……

            樓仁斌還從機制、隊伍、裝備入手,精心打造水上專業救援團隊:各派出所處警力量組成的水上救生團為龍頭,15支社會水上救生專業隊伍覆蓋全市水域;編制《溺水警情處置規范》等教科書式工作指引,580余名公安處警人員和鎮街救援力量均得到多輪次專業化培訓。

            2023年起,樓仁斌在全省首推派出所水上救生最小作戰單元建設,兩人一摩托車,配備繩索及簡單實用水上救生設備,已累計救起20余名落水群眾。

            樓仁斌在義烏市游泳中心等場所建立水上救生工作室,開展技能培訓、裝備展示、安全宣教等工作。作為全省“防溺水公益大使”,他登上央視《今日說法》、中小學校講臺,開展在線直播,數百萬群眾接受了防溺水安全教育。

            同時,樓仁斌參與義烏市“水域哨兵”應用場景開發建設,實現對危險水域24小時動態監控,與巡特警“鸮航”無人機工作室緊密聯動,推行“步巡+視頻巡+無人機巡”的防溺水“三巡”機制,實現對重點水域的可視化巡查勸導。

            在“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模式的加持下,近3年來,江東派出所轄區溺亡人數為零;2023年,義烏全市溺亡人數同比下降62.5%。

            從“盆景”到風景

            一個人是如何影響一座城的?

            在獲救群眾心中,樓仁斌那危急時刻的援手,足以銘記一生、影響一生。2018年因一時想不開而跳江的李某和塌方事件中落水的王某,事后都加入了社區平安志愿者隊伍,“如果有人遭遇生命的至暗時刻,我們也會挺身而出。”

            在義烏警隊,一個又一個“樓仁斌”不斷涌現,老民警朱肆錢跳進落差近10米的湖中,救起輕生女子;輔警王旭平在雨夜跳進激流中連救兩人……“豁得出來”已成為警隊一道靚麗的風景。

            在義烏全市,樓仁斌的事跡感召著眾多仁人志士與他一同“追光”。義烏市民間緊急救援協會的志愿者們,多次趕赴外地參與山體滑坡、雪災等救援,上演救助生命的壯舉。3次勇救群眾的駱光豐入選“中國好人榜”,被浙江省政府記一等功。

            靜水深流,大愛無聲。美麗的義烏江依然在靜靜流淌,見證著那一個個“泳”往直前的身影,在這座城市聚光成芒、聚沙成塔。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