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農歷三月初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三月三”傳統佳節。各民族同胞穿上絢麗的服飾,唱山歌、拋繡球、品美食,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如畫山水間盛開。
廣西司法行政系統精心策劃,以民族節慶為紐帶,以創新為驅動,掀起了一場法治宣傳熱潮,持續創新“法治三月三”特色品牌,讓法治之音隨山歌唱響八桂,以文化交融繪就民族團結新畫卷。
潮玩街區成為普法前沿陣地
3月31日,由自治區司法廳主辦的“潮玩普法”活動在南寧市青秀區民歌湖景區啟幕。作為2025年“廣西三月三·八桂嘉年華”文化旅游品牌活動的核心板塊,“有得耍”潮玩街區搖身一變,成為廣西法治宣傳的前沿陣地。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普法+人工智能”成為亮點。在“萬物秀”宇樹機器人共舞環節,一段20秒的普法RAP以動感節奏點燃全場:“學法用法內化于心才能運用他,定分止爭社會進步都靠他……”街舞與機械舞的融合,讓法律知識“舞動”傳播。
在活動現場,東盟國家留學生志愿者和民族普法樂隊樂手以快閃的方式出現,演繹搖滾風潮改編的傳統民歌《茉莉花》,讓民族與法治交融,讓法治宣傳“聲”入人心。
自治區司法廳將人工智能“玩轉”到底。活動現場,“法智未來”潮玩普法課堂邀請科技競賽獲獎學生作交流分享,還有AI下棋機器人、AI電吉他、VR沉浸式體驗禁毒、消防“汪汪大集合”等多種法治場景體驗;自動售賣機變身“法治圖書角”,掃碼即可帶走心儀的法律書籍;“弄潮兒”參與“普法RAP征集賽”,用說唱傳遞法治精神,邊玩邊學兩不誤!
市民游客爭相參與到活動中來。現場設計了“法治潤八桂科技興未來”集章打卡活動,共有“法治能量站”“AI律所智能空間站”“自在‘活’法市集”等七大打卡區,集齊7枚印章就可兌換禮品一份。
“第一次知道學法可以這么有趣!”來自貴州省的游客聶小菊興奮地說,“每個打卡點都很有創意,有些是玩法律拼圖,有些是與法條合影,有些是提問法律知識讓AI律所回答,大人小孩都玩得很開心!”
“有得耍”潮玩街區以“文旅+法治”為核心,主打“科技”互動引流、“潮玩”帶動消費、“普法”沁入民心,通過“奶茶社交+科技賦能+親子沉浸+音樂潮玩”多元形式,突破傳統普法邊界,讓法治教育融入消費新場景,探索“有趣、有料、有溫度”的全民普法新范式,為游客呈現一場法治與潮流碰撞的文化盛宴。
各地聯動法治春風吹遍八桂
3月28日至4月28日,自治區司法廳啟動“廣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全區民族法治宣傳活動,聚焦“六個突出”,做到“七個進駐”。
“六個突出”主要包括突出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宣傳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法律法規,突出保障廣西高質量發展和中心工作,突出未成年人、農民、邊民等重點人群精準普法,突出“人工智能+法治”創新實踐以及突出法治與文旅深度融合。“七個進駐”指將結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宣傳活動落實進駐機關、社區、鄉村、校園、企業、廣場和網絡,實現民族法治宣傳多層次、立體化、全覆蓋,讓普法宣傳“走新”更“走心”。
3月27日,貴港市司法局、覃塘區司法局等10個部門在覃塘區樟木鎮舉辦貴港市“廣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民族法治宣傳暨全面實施“網格+普法”項目啟動儀式。現場集合了文藝演出、法治宣傳一條街和民俗活動等多樣形式,將法治元素巧妙融入各類演出節目和民俗活動中,并設置法律咨詢臺,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3月28日,博白縣司法局同心普法團隊走進博白鎮第七小學,開展“廣西三月三·法治伴你行”法治進校園活動。法治宣傳員通過真實案例,向同學們講解相關法律知識,并與同學們討論禁毒、反電詐、防欺凌、未成年人保護等法律問題。同心普法團隊還與同學們共同開展唱山歌、跳竹竿舞等民俗活動,讓他們在感受法治力量的同時,領略民族文化的魅力。
3月31日“廣西三月三”當天,柳州市司法局聯合融水苗族自治縣司法局在三防鎮舉辦“山歌唱法治·紅耀三月三”法治文化惠民行活動。活動以“紅色法治+民族普法”為主題,通過“法治服務+紅色教育+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創新模式,將法律知識送入千家萬戶,讓法治精神在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
此外,防城港、百色、崇左等地結合民族邊境地區特色,推出“雙語法治宣傳集市”“法治趣樂園”等多種活動。一系列創新且富有特色的民族法治宣傳活動,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在八桂大地的各個角落。
部門協同構筑大普法新格局
廣西各地各單位堅持“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同步開展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富含法治元素且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宣傳活動,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法治宣傳格局。
廣西監獄系統打造“法治+民俗”普法品牌,以山歌為媒架起民族連心橋。“全民普法提素質咧,嘿撩撩啰;社會和諧又平安咧,嘿撩撩啰。法治山歌大家唱咧,共建法治新壯鄉咧……”3月22日,一首首法治山歌在柳州市文廟廣場唱響,嘹亮歌聲瞬間聚攏人氣。鄉音俚語間,柳州監獄把各類法治案例化作動聽旋律,讓法治知識悄然根植群眾心田。
廣西司法行政戒毒系統以“文”為媒,開啟“廣西三月三”法治盛宴。其中,廣西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干警攜手地方工作人員、戒毒人員、越南籍婦女共同創作錄制《壯鄉禁毒傳中越》,采用中、越雙語對唱形式,打破宣傳邊界,使禁毒戒毒法治知識實現跨文化傳播。同時創新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課堂”,將繡球、壯錦、五色糯米飯等非遺技藝與禁毒主題有機融合,創作禁毒主題作品百余件,讓群眾在體驗民族文化時接受法治教育。
河池市金城江區委政法委牽頭組織政法各單位,在銅鼓廣場設置造型別致的“政法小屋”“法院小屋”“檢察院小屋”“公安小屋”“司法小屋”,并向群眾宣講法律知識。身著民族服飾的法學會普法志愿者將法治知識編成朗朗上口的山歌,與群眾即興對唱,在歡樂律動中增強群眾的法治意識。
背簍繡球、三人板鞋競速、打油茶比賽……鐘山縣人民法院螢火蟲普法團隊走進兩安民族中學,與學生們共同體驗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動。同時,通過案例分析、法律問答、討論等方式,鍛煉學生們的思辨能力、表達能力和運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他們的心里種下法治的種子。
立足邊境普法實際,靖西市人民檢察院聯合靖西市人民法院走進龍邦中心小學、壬莊初中開展模擬法庭活動。活動以故意傷害和販賣毒品案例為藍本,模擬庭審的全過程。學生通過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角色,沉浸式感受司法審判的莊嚴與公正,深刻認識故意傷害和販賣毒品等犯罪行為的嚴重后果,增強自我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
線下普法遍地開花,云端異彩同綻風華,雙線并進譜寫了八桂大地普法新章。
自治區司法廳同步啟動“普法RAP征集賽”“民族法治網絡競答”等線上活動,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擴大傳播面。活動現場設置的“三月三NPC普法團”由東盟留學生、COS角色組成,游客通過互動打卡拍照贏取禮品,助力“法治三月三”話題在線上平臺裂變式傳播。
從“一本正經”到“有趣有料”,廣西用創新打破普法“次元壁”,讓法治之聲融入“廣西三月三”民族節慶的歡騰之中。從非遺技藝到模擬法庭,從云端競答到反詐集章,法治知識在互動中悄然生根,民族團結在笑語間愈發緊密,全民學法熱潮為廣西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能量”,民族團結之花在法治護航下綻放新光彩!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