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能夠作為法治副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與老師和同學們共同交流法治教育和未成年人保護。”今年開學季,貴州各地中小學超萬名法治副校長走進校園開授“開學第一課”,幫助學生系好新學期“第一粒法治扣子”。
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認真落實國家關于法治副校長工作部署要求,聚焦組織領導、選優配強、培訓教育及履職效果,有效解決了法治副校長工作“誰來管”“怎么管”“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以持續深化法治副校長工作為重要發力點,著力推動構建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位一體”的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
“法治副校長的設置不僅是促進學生權益保護和校園安全穩定的重要制度創新,也是政法部門參與支持學校法治建設、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制度載體。”貴州省委依法治省辦常務副主任、省司法廳廳長余敏說,如何讓法治副校長更好發揮作用已然成為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必答題。
從“配齊”到“配好”
高位統籌提供動力
2022年12月,教育部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同意,制定頒布《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管理辦法》,對法治副校長制度作出系統規范。貴州結合實際及時修訂完善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并制定《貴州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工作指引》《貴州省學校法治副校長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文件,著力推進法治副校長工作有力有效開展。
此前,因法治副校長大多由政法干警兼任,由于工作時間限制、協同溝通不暢等原因,在協助學校開展法治教育、保護學生權利等工作上,有的法治副校長工作做得不夠實、方式方法不夠新、實際效果不夠好。針對這些情況,必須進一步加強機制建設,強化具體措施和履職保障,確保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制度的功能和作用。
為此,貴州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辦、省教育廳牽頭建立貴州省法治副校長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加大工作統籌力度,多次召開聯席會議研究推動有關工作,并開展專題調研。4月28日,貴州省委依法治省辦會同多家部門制定印發《關于法治副校長作用發揮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明確政法單位、教育行政部門、各類學校以及法治副校長的職責,省直政法單位也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完善本單位本系統相關規定,讓法治副校長工作真正從單方統籌變為多方發力。
與此同時,貴州對法治副校長的選配工作也提出更高要求,將法治副校長選派、管理及履職情況納入平安貴州、法治貴州建設等考評指標,今年全省進行重新選聘,各級政法機關根據教育部門提出的需求,統籌政法單位嚴格對照條件擇優選派,更加注重政法干警實踐經歷,要求必須從事政法工作3年以上。結合貴州實際情況,著力配齊配強農村偏遠地區、留守兒童聚集區、城郊接合部中小學校和專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確保人員力量與工作任務相匹配。例如,畢節市由市級政法單位班子成員牽頭,抽調230名優質法治副校長向偏遠學校傾斜,補足基層力量不足、作用發揮不夠問題。
截至8月15日,貴州省8793所中小學共聘任法治副校長13387名,平均每所中小學配備1.5名,有的學校還實現多名法治副校長組團開展工作。其中,銅仁市為155所城區中學同時配備男女兩名法治副校長。遵義市赤水市則推行由1名鄉科級干部、3名校外法治輔導員、1名學校聯絡員組建法治副校長團隊。六盤水市明確5個“1+N”創新舉措,以專業力量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不僅如此,各市(州)還分級組建法治副校長人員庫,對因崗位變動、調離等原因空缺的及時配齊,確保法治副校長不缺位。同時,不斷加大培訓力度,由省級層面統籌,各地采取線上線下,分級負責的方式對法治副校長開展專題培訓,讓其當好青少年成長路上的“法治領航員”。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而校園安全穩定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通過法治副校長工作的逐步完善,我們希望能夠將黨和國家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重視與決心,傳遞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角落,讓未成年學生在遭遇困境時,敢于尋求幫助、善于尋求幫助,為未成年學生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貴州省教育廳副廳長楊天儀說。
從“單打”到“群治”
齊抓共管化解阻力
“你憑什么告訴老師我在學校賣煙?”“我說了不是我就不是我。”前不久,在貴陽市烏當區第九學校東風分校,幾名學生因在校偷賣香煙發生爭執,
并導致一名七年級學生眼眶受傷。班主任得知情況后立即將學生送醫,并第一時間向該校法治副校長——烏當區人民法院法官朱元歡尋求幫助。
經過走訪調查,厘清案件緣由,朱元歡立即會同轄區民警剖析爭執原因,向學生講述行為危害性,及時糾偏。并了解學生購煙渠道,主動聯系煙草專賣局整治學校周邊煙草銷售。同時,與該校分管副校長針對涉案學生制定個性化教育方案,將定期監督、貼身幫教、長期跟進做到實處。最終,不僅學生重回正軌,該案延伸的潛在危害也得以排除。
在履職過程中,“法治副校長不是簡單地上一堂法治教育課”已成為貴州各校法治副校長的共識。法治副校長利用專業優勢,下沉到學校參與校園法治建設,主動“穿針引線”參與矛盾糾紛化解、預防校園欺凌發生等難點痛點問題。在“法育”的同時貫穿“德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不斷創新履職形式,在學校創設“專題報告會”“模擬法庭”“家校共育”等活動,對教職工、學生及家長等開展法治教育,形成良好的家校社互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培根固基。
各地更是亮點紛呈。貴陽市南明區、白云區等地按照黨建引領,扎實開展“法治副校長同上一堂課”活動,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增強青少年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黔東南州臺江縣開展“普法潮玩集市”青少年法治趣味活動,引導學生沉浸式學法。貴定縣中小學生來到貴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接受警示教育。六盤水市鐘山區聚焦校園及周邊涉未成年人矛盾糾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強力保障。
“孩子的事不僅是家事,更是整個社會的事。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和司法保護相互融合、協同發力,營造全社會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濃厚氛圍,并最終形成各方齊抓共管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工作的強大合力。”貴州省委依法治省辦專職副主任、省司法廳副廳長李兵介紹說。
從“被動”到“主動”
積極作為持續發力
如何確保法治副校長履職盡職,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成為“校園守望者”?
貴州各級政法機關主動將法治副校長工作納入干警工作量考慮,保障干警工作時間和精力,會同教育部門將法治副校長履職情況作為干警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將考核結果納入評先評優、立功受獎等方面綜合考慮。
“過去我們要用業余時間處理法治副校長工作,也沒有明確的政策鼓勵,可以說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更難有所作為。隨著新機制的落實,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就起來了。”一名正在參加法治副校長培訓的干警說。
從傳統安全問題到網絡暴力、校園欺凌等新型風險,給學校治理帶來更多新挑戰,各政法機關也主動作為,結合自身優勢緊盯專業領域的突出問題打造工作品牌,有效提升法治副校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貴州省委依法治省辦、省教育廳聚焦防性侵、防欺凌、防電信網絡詐騙等問題,組織編制全省統一的系列法治副校長法治宣講講綱,為全省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宣講提供幫助。
檢察系統持續推進“貴州未檢品牌創建”活動,組建未成年人法治宣講團開展線上線下同步普法,督促落實“1號檢察建議”強化未成年學生保護。
公安系統深入推進“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推動全省所有中小學校建立學生欺凌治理制度,嚴格落實校內工作人員背景審查和資質審查制度。
監獄系統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參與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構建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系統性法治警示教育模式,有效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識,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少年興則國家興,少年強則國家強。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貴州將扎扎實實做好未成年人保護這項‘朝陽事業’,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起法治的城墻,讓未成年人在法治的陽光下健康成長。”貴州省委政法委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