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果飄香,走進貴州省平塘縣塘邊鎮新街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滿眼皆是綠油油的藤蔓爬滿棚架,一個個圓潤飽滿的果實掛滿枝頭,果園里處處彌漫著濃濃的果香。果農們正忙著采摘、打包、裝箱、運送……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果實的豐收是果農辛勤耕耘的回報,也是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見證。作為鄉村振興參與者、建設者的農村警務力量,平塘縣公安局塘邊派出所結合轄區產業特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將警務工作融入鄉村振興,深耕“果園警務”,默默守護這條“甜蜜”致富路,讓“警徽”陪伴“農忙”,譜寫了一曲平安與豐收的警民合奏曲。
化身果園“守護神”
塘邊派出所距離平塘縣城92公里,轄1個社區、9個行政村,是典型的農村山區派出所,常住人口3萬余人。
塘邊鎮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農業資源,近年來,由“甜蜜”入手,緊緊圍繞“精品水果小鎮”定位,把水果產業作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水果種植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全鎮水果種植企業6個、合作社13個、家庭農場19個、種植大戶22個,精品水果種植面積2萬余畝,逐步形成以蜂糖李、白桃、葡萄柚、枇杷、百香果、陽光玫瑰葡萄等為代表的特色水果產業“塘邊品牌”,用甜蜜的產業帶動群眾過上甜蜜的生活,塘邊鎮也被稱為“甜蜜小鎮”。
“李大哥,晚上葡萄園里安排人員值守沒有?”
“王老板,白天賣水果的錢要收好了。”
在塘邊鎮雙河村葡萄園外,平塘縣公安局塘邊派出所所長莫爾剛帶著民警正在徒步巡邏,并囑咐果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
“每年4月到10月是塘邊鎮各類水果的采摘和銷售旺季,也帶來各類警情高發、道路交通擁堵等問題?!蹦獱杽傉f道。
為保障各季水果順利采收和交通的暢通無阻,塘邊派出所貫徹主動警務、預防警務要求,圍繞“派出所主防”建設,依托“兩組一室”“一村一輔警”的警務運行模式,在重點果園、交通要道、水果交易市場等重要區域和時段,投入警力、警車設置流動警務站,就近開展接處警、路面秩序維護、群眾救助等工作,做到“有警出警,無警巡邏、天天見警察、夜夜見警燈”,大幅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嚴防各類案件發生,讓果農安心、果商放心。
“村民們忙活了大半年,得幫他們守好勞動的果實,我們這兒的巡邏力量也發揮了大作用?!蹦獱杽偹f的巡邏力量,是由村干部、網格員、村警、果農、治安積極分子等組成的義務巡邏隊,配合巡邏警力在關鍵時段和區域加強巡邏和安全宣傳,震懾違法犯罪的同時大大降低了“順手牽果”的情況。
今年以來,塘邊派出所及義務巡防隊深入果園、交易場所等重點區域開展巡邏防控800余人次,轄區果園及種植基地盜竊、糾紛的警情處于低發甚至零發狀態,群眾安全感、獲得感持續增強。
“這里的治安環境非常好,我和幾個老鄉在這里投資種蜂糖李幾年了,從未發生果子被盜案件,所里民警經常上我們基地進行治安巡查,非常關心安全管理情況,還指導我們安裝監控設備?!辟F州豐鴻茂源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韓先生如是說,如今,種植基地的管理也變得便捷、高效,只需一個屏幕,基地的全貌便盡收眼底,基地動態隨時掌握。
說到這里,韓先生對派出所的工作表示十分滿意,他感謝派出所民警輔警為基地的安全和服務的付出。
同時,塘邊派出所做優“農忙警務”,嚴打涉農違法犯罪,對破壞農忙工作的違法犯罪行為,露頭就打、重拳猛打。對盜竊農資農具等違法犯罪做到現案快偵、現案快破、現案快結,確保果農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助力轄區農業產業經濟環境向好。
做好果園里的“和事佬”
“警察同志,你們給評評理,我們之前說好了5塊錢一斤,現在他變卦了只給4塊錢一斤,我的損失怎么辦?”日前,塘邊派出所教導員吳宏章帶隊巡邏至雙河村時,發現果園里有人爭吵。吳宏章上前詢問得知,種植戶楊大伯與外地果商達成口頭協議,現在因為市場原因,不能按照之前約定的價格進行交易。無奈之下,楊大伯只能向民警求助。在耐心聽取矛盾雙方的陳述和訴求,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吳宏章迅速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組織當事人雙方坐下來,在講情理的同時又講法理,積極引導雙方理性解決問題。
“你們之前也合作多次,都是老熟人了,不要因為這點小糾紛鬧得都不愉快,大家各退一步,以后掙錢的路就更寬了?!苯涍^吳宏章兩個小時的耐心溝通,最終果商同意繼續按照原來的口頭協議收購楊大伯家的葡萄,并簽訂了收購合同,雙方從原來的“劍拔弩張”變成了“握手言和”,對派出所民警順利化解糾紛表示感謝。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塘邊派出所就地化解涉農矛盾糾紛的一個縮影。
隨著水果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水果價格質量問題、農機租賃、勞資等產生糾紛也時有發生,塘邊派出所變被動為主動,通過“每日警情研判工作”,將警情分析、網絡排查、發動群眾等環節全面收集、研判矛盾糾紛。同時民輔警深入果園地頭、交易場所,了解果農、收購商的訴求,排摸各類風險隱患,將田間地頭作為“調解室”,做到提前介入、及時化解、妥善處置,有效防止各類不穩定因素的發生。
“為了更好地護航鄉村經濟發展,我們還制定了一套快速響應、聯勤聯動的糾紛處置模式,優化水果交易過程中產生矛盾糾紛的調解流程,成立由綜治中心、派出所、市監、城管等職能部門聯合的專門調解隊伍,及時處置因枇杷價格問題、品質問題、占道問題等引發的矛盾糾紛?!眳呛暾陆榻B說,一直以來,塘邊派出所作為基層派出所,都在為探索一條將問題化解在家門口、解決在村里的新路徑不遺余力。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總結出符合轄區實際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的“136”工作法,即搭建派出所鄉賢調解工作室“一個平臺”、用好用活調解矛盾糾紛的“三種力量”、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六項機制”,形成派出所+鄉賢+調解的模式,及時有效地化解矛盾糾紛,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以來,共聯動開展矛盾糾紛排查167起,化解166起,化解率達99.4%。
守護護果農的“錢袋子”
“伯伯嬢嬢,你們種水果掙錢不容易,錢包鼓起來了,可不能上當受騙,一定守好自己的辛苦錢??!”
“現在網絡發達了,騙子的手段也層出不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凡是涉及到錢財的陌生電話、短信,千萬別輕易轉賬匯款?!?/p>
一箱箱水果賣出了好價格,果農的錢袋子鼓起來了,民警的心也懸起來了。
每年在水果購銷旺季,塘邊派出所民輔警們深入田間地頭、果園、交易市場,圍繞三農問題、鄉村振興、交通安全、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等開設流動法律講堂,通過與果農、果商們面對面拉家常、講案例等形式,開展“零距離”法律宣講活動,提醒群眾在農忙時切勿放松警惕,一定要注意田間煙頭、家里門窗等風險隱患,確保采收生產順利進行。民警還利用“農村大喇叭”及微信群進行安全知識宣傳,提高群眾防范意識。截止目前,全所民警輔警共開展入戶走訪5000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0000余份,開展各類法治宣傳20場次,成功勸阻涉電信詐騙案件2起,以實際行動守護著老百姓的“錢袋子”。
“叔,你騎農用三輪車要戴頭盔。”“載果貨車一定不能超載……”結合采摘期群眾出行集中、農用車輛出行增多的情況,派出所民警提醒群眾自覺抵制酒駕醉駕、超員超速、農用車違法載人、無牌無證上路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將一顆顆“安全”種子播撒進群眾的“心田”。同時聯合交管部門針對村民提出的非機動車占道、農用車違法載人、三輪車超載等問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通過定點管控和巡邏管控等措施,維護轄區交通秩序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塘邊派出所還積極搭建“警民微信溝通群”,民警線上互動,實現和果農的“零距離”交流,全面收集生產、銷售中遇到的難題,及時研究解決辦法。近幾年,還在采摘高峰期成立了“幫扶隊”,為缺少勞動力的果農“搭把手”,幫助他們解決采摘難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23年被黔南州公安局記集體三等功1次,2022年被黔南州公安局記集體嘉獎1次,還先后榮獲全縣“平安建設先進政法基層單位”“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先進單位”“十佳派出所”等榮譽。
警務跟著實情走、服務圍著百姓轉。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塘邊派出所將以更加盡心的擔當作為、更加貼心的為民服務,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助力塘邊鎮“甜蜜產業”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