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鶴北人民法院鶴立人民法庭位于湯原縣鶴立林業局,轄區面積7.13萬公頃,常住人口1萬余人,轄區有8個林場所。近年來,鶴立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建“解糾紛、安民心”鶴林楓橋人民法庭直通車品牌,不斷優化司法服務,助力基層治理。
創建黨建品牌,推進深度融合
為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鶴立人民法庭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常態化開展黨建活動,每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建黨建小分隊,定期到敬老院義務勞動,講解與老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組織干警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到社區、林場等地開展普法宣傳,將司法服務延伸至轄區每家每戶,將傳承紅色司法基因作為增強黨員意識、提高審判能力、激勵干警積極擔當作為的法寶,推進“五牢記五融合”黨建與業務融合實施體系發揮最大作用。
強化多方聯動,凝聚解紛合力
鶴立人民法庭始終堅持多元化調解,借助人民調解員、轄區人大代表等社會力量,凝聚多方合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去年,鶴立法庭邀請轄區人大代表參與調解,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利用代表委員豐富的基層社會經驗,從法律、情理不同角度切入問題,引導雙方理性處理矛盾糾紛,最終促成了4起供熱合同糾紛得到圓滿解決。同時,鶴立法庭全面入駐社區網格微信群,織密法官與網格員之間的工作聯系,從法律角度分析爭議焦點,以案說法,釋法明理,從情理角度穩控雙方情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分工協作、彼此配合,成功化解多起家事矛盾糾紛。
加強法庭建設,優化訴訟體驗
鶴立人民法庭不斷加強線上服務,通過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建設,實現一平臺全鏈條解決矛盾糾紛。法庭與轄區各職能部門建立快速聯系和響應機制,實現“一林場一法官”全覆蓋。為給轄區群眾帶來更好的訴訟服務,鶴立法庭不斷強化法庭人員配置及軟硬件設施,優化訴訟服務中心各項功能,開通綠色服務窗口和熱線電話,在訴訟服務大廳明顯位置公布訴訟流程等信息,合理配置休息座椅、飲水器具、報刊雜志、筆墨紙張、復印機器、無線網絡等配套設施,提供訴訟指南、來訪須知、風險告知書、起訴書模板等訴訟指引材料,指導群眾如何使用自助設備,不斷推進新時代人民法庭標準化建設。
上門服務群眾,傳遞司法溫情
從春耕到秋收,從茫茫林海到田間地頭,處處都有鶴立人民法庭干警的足跡。為解決山上林場群眾訴訟不便的困難,鶴立法庭干警主動為地處偏遠、身體不便、年齡較大的群眾提供上門立案、上門調解等服務,以精準司法服務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同時,打造“普法宣傳車”,通過“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走訪各個社區、林場所,一邊排查矛盾糾紛,一邊做好普法宣傳,用真誠和善意讓轄區群眾體會到司法的溫度。
解糾紛,安民心。鶴立人民法庭將深深扎根基層、用心服務基層,牢牢堅持“如我在訴”理念,做實糾紛化解工作,讓司法服務更貼民心,讓和美鄉風更潤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