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調解一起矛盾糾紛時,遇到了一個疑難問題,請各位領導、同事幫忙‘診斷’開個‘方子’。”4月8日一早,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松旺鎮綜治中心負責人朱其富將問題提交到“矛調在線”平臺。很快,法院專家給出了解決方案。
“玉林市‘矛調在線’系統是博白縣綜治中心工作的一個縮影。”博白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陳聰介紹,全縣政法部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及部分網格員都已注冊賬號,形成“智囊團”,遇到復雜問題可在線“會診”,共同尋找化解方案。
博白縣戶籍人口約194萬,常住人口約140萬,是廣西人口大縣,下轄28個鎮、317個行政村、42個社區。近年來,博白縣結合實際,推進縣鎮兩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調解力量匯聚,釋放矛盾化解效能,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顯著提升。
4月9日下午,湖北鐘祥市的閆某來到博白鎮綜治中心,反映其與某豆制品公司因廠房轉讓問題產生經濟糾紛。閆某支付了3萬元定金后,因公司未達生產需求要求退還定金,但對方認為其違約,拒絕退款。
工作人員將糾紛上傳至“矛調在線”系統,鎮黨委政府迅速指派調解小組介入。經過3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雙方達成協議:陳某退還一半定金,解除轉讓協議。閆某表示:“綜治中心效率很高,下午求助,晚上就調解成功,幫我減少了損失。”
“數字”綜治為矛盾化解按下“加速鍵”。2024年,博白縣通過“矛調在線”系統錄入糾紛3040件,辦結2879件,辦結率達94.7%。同時,創新推出“矛調在線+12345熱線”機制,實現雙向信息互通,推動群眾訴求快速解決。
“有困難就找鎮綜治中心,肯定行。”這是松旺鎮群眾的共識。松旺鎮村民老李家因住房緊張計劃拆舊建新,但通往家中的狹窄通道成為障礙。老李多次與鄰居陳某協商“借地”未果,無奈之下求助綜治中心。
松旺鎮綜治中心負責人朱其富多次與陳某溝通,最終提出用沙袋和木頭搭建“臨時橋”的方案,既拓寬道路又不破壞菜地。陳某同意“借地”,問題得以解決。
調解現場。
基層安則天下安。博白縣始終圍繞“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目標,推動編制、人才、調解力量向鄉鎮綜治中心傾斜,確保矛盾糾紛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和化解。
4月9日,江寧鎮王某與李某因感情破裂申請離婚,但因彩禮款和女兒撫養權爭執不下。江寧鎮綜治中心聯合婦聯調解,通過“背靠背”安撫情緒、釋法說理,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王某不再索要彩禮,女兒歸王某撫養。
4月2日,頓谷鎮調處村民建房糾紛;4月3日,那卜鎮調處婚姻家庭糾紛;4月6日,文地鎮調處鄰里糾紛;4月9日,松旺鎮調處征地補償款糾紛……博白縣綜治中心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讓綜治中心成為群眾矛盾糾紛化解的“終點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橋頭堡”、老百姓心中的“娘家人”。
(廣西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