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綜治中心位于慈溪市三北大街,與慈溪市政府僅一條馬路之隔,交通便利。走進中心,大廳寬敞明亮,法律援助、調解服務、法律咨詢、公安信訪等25個服務窗口依次排開,法院、檢察院、公安、住建局、工會等21家單位或是常駐或是輪駐,通過空間上的物理整合,推進各職能單位的功能融合,方便群眾一站式辦理各類事項。
“前幾天在路上被人撞傷了,對方不愿意賠償,我該怎么辦?”“朋友推薦我來的,說是這能申請法律援助。”
……
越來越多的慈溪人,在遇到事后選擇來到這里,尋求幫助。
讓群眾“只跑一趟路、只進一扇門”,揣著矛盾來、帶著微笑走。近年來,在慈溪市委政法委統籌指導下,“一盤棋”謀劃推進,著力提升縣級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水平,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構建起“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和便民服務平臺。慈溪市人民法院主動融入其中,以專業力量賦能綜治中心建設,為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注入法治動能。
觀海衛鎮某村村民老林多年來在外地工作生活,在一次返鄉過程中他發現名下的0.1畝承包地被租了出去,可租金卻給了村民老張。“你多久沒回村了,承包地的邊界你分得清嘛。”老張認為,這塊地是自己在多年耕作中開墾出來的,如今出租,租金理當給自己。
雙方爭執不下,中心邀請慈溪法院景贊宇法官給予相關法律指導。了解糾紛來龍去脈后,景贊宇結合法律規定提出了化解意見。經過當地司法所工作人員和調解員的工作,案件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
據悉,2023年8月起,慈溪法院就增派“1+4+N”團隊入駐慈溪市綜治中心,景贊宇正是團隊中的員額法官。1是指一名正局級干部,負責領導團隊,協調聯絡各方;4指包括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在內的4人常駐團隊,負責調解指導、立案登記等具體工作;N為能夠參與糾紛化解的法院、轄區單位及鎮(街道)專業調解人員。
“以前,法官的很多時間和精力用在了調解或者協調調解上,現在我們逐漸向指導者、協助者轉變。”調解結束后,景贊宇說起了自己的感受。
人民調解員孫士明是慈溪法院的一名退休法官,退休后他被返聘為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再次投入到熱愛的司法工作中。隨團隊入駐以來,他調解了900余件案件。
“把基層解紛力量整合起來,建立起有效的運轉模式,把社會矛盾糾紛層層吸附過濾,讓法院回歸化解矛盾糾紛的‘最后一道防線’。”慈溪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童立松表示,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法院要做的是指導調解、培育基層法治帶頭人,努力實現“基層糾紛基層解”。
慈溪市正在逐步加強基層專職調解力量的培育,在各鎮(街道)、村(社區)調委會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調解員,并加大工作指導和業務培訓。為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更好地規范流程,出臺《先行調解案件流轉處置規范》,并制定《矛盾糾紛一件事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圖》,明確不同的糾紛類型流轉渠道、責任部門等。“對照著這份圖,我們辦事就很清楚了,糾紛該怎么處理,該在哪里辦都一目了然。”孫士明說道。
除此之外,慈溪法院聯合慈溪市綜治中心積極與慈溪市人社局、住建局、市保險行業協會等對接協商,探索推動勞動爭議、物業糾紛、道路交通事故類型案件“行業糾紛行業解”,不斷擴大解紛“朋友圈”。同時,依托綜治中心培育“木蘭天平工作室”“金石榴女律師維權站”等調解品牌,實現相關矛盾糾紛“一個中心統管、一攬子解決”。目前,綜治中心已在物業糾紛、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等多個領域開展常態化調解工作,已累計成功調處糾紛28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