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湖北十堰市:夯實基層基礎 推進平安共治
            時間:2025-02-21 18:33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安羽

            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柏林鎮綜治中心內,舉行了一場特別的矛盾糾紛調解會。

            說其特別,是因為該案調解團隊陣容——柏林鎮政法委員、柏林派出所所長、黃龍法庭庭長等,他們因為該案共同到場。政法委員說理、法官釋法、民警勸和,各方力量各司其職、同心協力,歷經3小時忙碌調解,買賣雙方終于握手言和。

            這是十堰市依托綜治中心化解矛盾風險的工作日常,也是該市夯實基層基礎、推進平安共治的一個縮影。

            2024年以來,十堰市積極貫徹落實《湖北省平安建設條例》,以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為陣地,持續推進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不斷提升各類風險預警預判預防質效,努力讓平安可感知、群眾更滿意。

            “只進一門”,建強“陣地”聚合力

            “我是人民路派出所民警,請迅速安排一名心理咨詢師過來幫忙。”2024年3月15日,十堰市茅箭區綜治中心接到區公安分局人民路派出所協助處置請求。

            心理咨詢師敖嬌嬌迅速趕到現場,看到一男子持刀自殘,手在流血,情緒特別激動,便立即對其進行情緒安撫及疏導。在心理咨詢師引導下,當事人逐漸打開心扉,訴說了事業和婚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情緒逐漸恢復平穩。

            綜治中心的及時介入和專業引導,讓這起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突發事件得到妥善化解。

            “群眾最怕‘辦事無門’,我們就是要讓群眾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十堰市綜治中心負責同志介紹道。

            茅箭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主動上門,指導當事人填報司法救助申請,推動案結事了

            聚焦社會矛盾風險外溢這一難題,十堰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全域加強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努力讓群眾化解矛盾糾紛“只進一門”。

            2020年以來,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則,十堰市通過“建平臺、建機制、建隊伍”,不斷推動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在矛盾糾紛的受理接辦、調處化解、責任落實、跟蹤問效等全過程“立規矩”,解決“有地方說事、有規矩理事、有人管事”的問題,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強基固本,扎緊“籬笆”防風險

            2024年6月21日,在房縣白鶴鎮,一陣陣警笛聲打破了集鎮的寧靜。當天上午,由該縣委政法委牽頭的工作專班進駐該鎮,開啟為期三個月的集中整治。

            鄖西縣觀音鎮駐村律師在綜治中心調解矛盾糾紛

            “專班進駐,并不是有大案要案,而是為了強基固本、抓早抓小。”房縣縣委政法委副書記耿國平介紹道,“2022年以來,我們已先后在軍店、土城、紅塔、城關、白鶴5個鄉鎮,聚焦影響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風險隱患,開展整鄉推進、逐村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在基層實踐的基礎上,十堰市委政法委充分調研、系統總結,決定在全市開展違法問題大清查、矛盾糾紛大排查、重點對象大盤查、公共安全大檢查、紀律作風大糾查“五查”專項行動。市級制方案、定目標、明方法,抓實重點案件攻堅、重點行業整治、追責問責查漏等全面工作;各縣(市、區)黨委政法委牽頭成立業務指導組,輪流進駐鄉鎮(街道),掌握當地平安穩定“一手信息”,督辦重點問題線索;各鄉鎮(街道)以綜治中心為陣地,采取網格化過篩方式,全面摸清底數和動態,有序走訪重點人群、化解矛盾糾紛、整治安全隱患、打擊違法犯罪;各村(社區)利用人熟情況熟優勢,通過走村入戶、拉拉家常,開展政策宣傳、信息收集、前端處置,從源頭防范隱患成勢、矛盾升級。

            市級統籌、縣域主抓、整鄉推進、逐村整治,通過層層抓落實,實現風險防控“縱向到底”。

            齊抓共管,織密“天網”除隱患

            有著“寶石之鄉”美譽的竹山縣麻家渡鎮,是全國最大的綠松石集散地,3000多家市場主體、6000余名外來人員進駐創業。

            綠松石產業的蓬勃發展,為當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但交易糾紛、聚眾賭博、礦山盜采等風險隱患也開始冒頭。

            “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若不及時處理,很可能影響‘大平安’。”麻家渡鎮政法委員說,“基層抓風險苗頭,寧可早一天,不可晚一步。”

            為此,當地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從解決小矛盾、小隱患、小案件入手,以點帶面,持續優化發展環境。

            鄖陽區委政法委在鄖陽文化廣場開展反邪教普法宣傳

            依托平安十堰建設協調工作機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十堰市整合政法機關和行業主管單位力量,通過聯動執法,有效防范“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去年以來,全市緊盯社會治安、信息網絡、自然資源、交通運輸等十大領域,開展違法行為清查,帶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1463起,實現打擊一批、震懾一片的治理效果;緊盯家、情、鄰、債等8大類矛盾糾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化解率均在90%以上;緊盯水電油氣、廣場游園等9大重點行業和部位,開展公共安全檢查,累計排查整治隱患658處,源頭防止各類公共安全風險疊加聚集。

            一手抓警示預防,一手抓打擊治理,有效推動隱患防治“橫向到邊”。

            群策群力,筑牢“心防”治未然

            “夜間行車要注意勞逸結合,感覺疲倦后一定要休息充足再出發。”2024年9月9日晚,十堰高警張灣大隊民警在G7011十天高速十白段鮑峽服務區叮囑駕駛員。

            每到節假日,人流車流物流集中,在巡邏值守的執法現場,民警紛紛化身宣傳員,開啟安全提醒“碎碎念”。

            竹溪縣公安局推行“一校一警”機制,在秋季開學前夕為100余名駐校輔警進行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

            就在前不久,丹江口市把3起危險駕駛案件的庭審現場搬進“駕考中心”,給“準司機”進行了一場入腦入心的警示教育,100余名駕校教練、駕考學員旁聽庭審,受益匪淺。

            十堰市將法治教育和安全警示宣傳融入平安建設大局,通過以案示警、以事說理,不斷提升群眾的法治思維和安全意識,筑牢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的“心防”。

            與此同時,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全市政法機關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聯合群團和社會組織,充分調動平安義警、“三員三師三老”等力量,參與治安防控、糾紛調處、關愛幫扶,將風險隱患化小化無。

            以“巡”控面,以“查”除患,以“打”促防,以“宣”筑安……依托群防群治力量,構建起平安建設“立體防控網”。

            “近年來,在上級的指導支持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十堰市上下齊發力,社會大局持續平安穩定。”十堰市委政法委負責同志介紹,“平安,來之不易;平安建設,更須久久為功。下一步,十堰市將緊緊圍繞群眾所思所盼,強化支點意識、標桿意識,著力構建市級統籌、信息共享、工作銜接、橫向聯動的矛盾風險調處工作機制,持續深化平安十堰建設,切實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