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湖北省宜昌市持續深化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 遇到難事,群眾去綜治中心“找答案”
            時間:2025-04-11 12:14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李鴿

            矛盾糾紛錯綜復雜,咋辦?去一趟綜治中心!

            群眾遇到難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綜治中心找答案!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建強各級綜治中心為重要抓手,全力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投、保障下傾,持續深化全市矛盾糾紛“一站式”化解工作,為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宜昌奠定了堅實基礎。

            夯實基礎:四級綜治中心同下“一盤棋”

            “感謝西陵區綜治中心,這事已經過去6年了,我本來不報希望了,沒想到還是拿到了工資,我代表25名職工謝謝你們。”近日,宜昌某企業職工代表王林(化名)來到西陵區綜治中心表示感謝。西陵區綜治中心多方聯動、高效解紛,用10天化解了一起拖欠25名職工工資的矛盾糾紛。

            這是宜昌綜治中心高效運轉的一個典型案例。宜昌按照市級突出“預測預警”、縣級突出“實戰指揮”、鄉級突出“一線處置”、村級突出“末端觸角”功能定位,細化制定《宜昌市四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指南》。各縣市區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建設,實現全市“一盤棋”。

            綜治中心開展矛盾糾紛研判調度

            宜昌市綜治中心依托信息化手段團隊作戰,加強與各地各部門的工作銜接、業務協同。縣級中心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原則,設置綜合研判調度、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解、訴訟服務、檢察服務、公共法律服務、科技法庭、社會心理服務等“實戰”功能室。鄉鎮(街道)中心突出群眾接待、矛盾糾紛調處、社會心理服務、法律咨詢、網格管理服務等功能。村(社區)中心突出接待群眾、矛盾糾紛調解、社會心理服務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1742個,實現了全域全覆蓋,織就了一張全域解紛網。

            規范流程:打造“一站式”矛調平臺

            “雙方換位思考一下,各讓一步,問題就好解決了。”近日,西陵區綜治中心成功調處了某連鎖商業公司員工陳某的工商保險待遇糾紛,陳某和公司當場簽訂《調解協議書》和《司法確認申請書》。

            2023年底,陳某在工作時手指受傷。經公司申請,人社部門認定陳某本次事故傷害為工傷,鑒定為傷殘十級。因公司尚有部分傷殘就業補助金和經濟補償金70000余元未支付,陳某向法院提請訴訟。2024年底,綜治中心調解員顧平收到法院移交的文書,聯系雙方當事人調解,但公司堅持走法律程序。顧平多次與該公司溝通,從法律層面講清法律規定和企業該承擔的責任,從道德和人情方面,請企業站在員工的角度考慮問題。公司負責人被顧平的誠懇觸動,終于愿意參加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

            “群眾利益無小事,作為一名綜治中心調解員,就是要把群眾的事當‘家事’。”顧平說。

            綜治中心接待來訪群眾

            據介紹,全市綜治中心實行一窗無差別受理,做好告知引導,受理窗口、單位堅持首接首辦、接訴即辦,提高初訪一次性化解率。公開辦理路線圖、辦理流程、辦理主體,以公開促公正贏公信。全面推行基層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三兩制”,將95%以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統籌部門、社會組織、基層組織等力量,打造聯調平臺,推動人民調解與訴訟、仲裁、信訪等多種解紛方式有機銜接,變“單一調解”為“聯合調解”“綜合調解”。

            創新機制:各方形成工作合力

            3月26日,在點軍區土城鄉的一次“屋場會”上,村治調主任和人民調解員對一起田界糾紛進行化解,兩名當事人很快達成一致。

            宜昌點軍土城鄉坐落于宜昌城區西大門,轄區山林土地眾多,田界糾紛突出。土城鄉綜治中心緊盯田界糾紛“明確界線難、交流協商難、達成共識難”特點,把調處現場搬到田間地頭,發動駐村民警、村干部核實雙方的土地使用檔案資料、證人證詞,從源頭上為當事雙方提供田界確界。今年以來,田界糾紛同比減少45%。

            綜治中心深入現場為群眾調處糾紛

            在調解中,通過“說土話、話家常”,用真心話、互諒話引導群眾換位思考。巧用事例,發動身邊人身邊事講政策、講情理,講明白處置意見,矛盾調處成功率不斷提升。

            為提升矛盾調解效能,宜昌不斷創新工作機制,以市綜治中心為“信息中樞”,對“警情、訪情、訴情、社情、輿情”進行分析研判,實現矛盾風險早發現、早處置。強化縣鄉兩級中心“一門式”受理、“一站式”化解,實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公安、法院、司法、信訪采取常駐、輪駐等方式,其他職能部門根據需要參與矛盾風險研判和處置。村(社區)綜治中心發動網格員、義務巡邏隊、治安中心戶等力量,筑牢矛盾風險排查、發現、預警、化解等“第一道防線”。

            目前,全市已組建人民調解委員會2140個,有69個交通事故、醫療糾紛、婚姻家庭等領域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92名專職人民調解員進駐縣級綜治中心辦公。黃傳教、官守國、謝軍等一大批金牌調解員用豐富的經驗和無私的付出守護著一方和諧。

            全面推進:因地制宜“百花齊放”

            在堅持標準、統一規范基礎上,宜昌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綜治中心建設,提升工作質效。

            枝江市投資200余萬元建成全省一流的縣級綜治中心,政法委、信訪局、網格監管中心、群眾信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等多家單位集中辦公,建立完備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研判、銷號機制,實現“矛盾一站化解,平安共同締造”。

            猇亭區結合轄區企業多、涉企矛盾復雜的實際,在全省率先建成集普法、調解、仲裁、法援、公正、復議、鑒定等職能的涉企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涉企“全生命周期”公共法律服務。

            西陵區統籌社會資源共治,組建“律師服務團”、建立區域“心理人才庫”,打造“綜治中心搭臺,社會組織承接,志愿者參與,群眾受益”共治模式。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建成建筑面積2700平方米的綜治中心,縣委政法委書記隨時到中心“坐堂問診”,高效推動全縣矛盾糾紛化解工作,被授予全國信訪法治化工作試點縣。

            遠安縣綜治中心構建矛盾糾紛“123”聯調共治機制,深化“法院+工會+人社”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成立全省首家社保費征繳調解處理中心,在全市率先成立平安志愿者協會參與社會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率位居全省前列。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