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大地,一場圍繞“一站式”基層治理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正在進行。從岷江之畔到小涼山深處,四川省樂山市以綜治中心為載體,以科技賦能為羽翼,以民族文化為紐帶,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域的基層治理網絡。這里不僅演繹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的治理智慧,更譜寫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巴蜀新篇。
融合貫通“治理中樞”
“真的只進了‘一扇門’,就解決了問題,太省事了!”李女士高興地說。今年年初,李女士走進樂山市市中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向工作人員反映鄰居家水管脫落導致自家外墻受損的煩心事。中心立即展開調度,成立專班,經現場勘查、責任認定和調解協商,成功化解了雙方的矛盾糾紛。
走進市中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猶如進入社會治理的“中樞神經”: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局、信訪局等20余個部門在此同頻共振,法律咨詢、矛盾調解、信訪接待等窗口如精密齒輪般協同運轉。
“過去群眾解決問題要‘跑斷腿’,現在只需進‘一扇門’就能找到所有答案。”市中區綜治中心主任陳財富感慨,“一站式”折射出基層治理從“九龍治水”到“握指成拳”的深刻變革。
這樣凝聚合力、高效便民的“一站式”中樞在樂山市不止一個,樂山市委政法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該市已建成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10個,鄉(鎮)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121個,這些“中樞神經”以點帶面、上下貫通、全域覆蓋,猶如一臺精密高效的機器,為轄區糾紛化解、信息搜集、風險防范輸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
在搭建“一站式”綜合體陣地的過程中,一些縣(區)還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建立各類聯動機制,例如沙灣區建立起“1+5+N”會商機制,針對重大疑難案件,由區綜治中心牽頭,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和信訪局5個核心部門會診,N個關聯單位協同處置,不僅有效化解了基層社會矛盾和風險,還實現了案件辦理與社會治理的統一。
科技賦能基層善治
“電線桿斷了,電纜線掉在地上有安全隱患。”前不久,夾江縣吳場鎮的村民老劉發現某村附近有電纜線落地無人處置,便“隨手拍”反饋到了夾江縣“六防集成”小程序。就在他將信息成功上傳的下一秒,事情便被后臺自動派發至屬地主管部門負責人,并立即協調相關企業到場整改,隱患得以快速排除。
老劉用起來得心應手的“隨手拍”,就是夾江縣綜治中心依托“六防集成”小程序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的重要抓手。當前,夾江縣不僅高標準完成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陣地建設,讓群眾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成事,更是借助“一站式”的高效資源整合能力,以科技賦能,為基層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在夾江縣1400平方米綜治中心內的智慧指揮中心可以看到,“六防集成”系統讓每名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神經元”,由數據洪流匯聚成社會治理的“數字孿生”,實時預警系統如同“智慧哨兵”守護著萬家燈火。這種“指尖上的治理”新模式,讓“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從承諾變成現實。
科技賦能不止于此。在升級“一站式”功能為群眾服務方面,夾江縣也有自己的探索。“我們探索建立了‘云端’調解室,全程視頻錄制存檔備查,實現矛盾糾紛‘隔空’調解,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解紛服務。”夾江縣委政法委副書記吳潔介紹說,當前,夾江縣已初步構建起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實體化、聯動化、專業化、規范化、智能化運行工作格局,在科技的加持下,空間限制被打破,隨時隨地為群眾“化解千千結”成為可能。
因地制宜多元解紛
近日,馬邊彝族自治縣雪口山鎮某村村民的家里突然涌入幾十人,氣氛劍拔弩張。原來,該村民的女兒與丈夫結婚后,因夫妻性格不合產生婚姻糾紛,男方遂召集數十人聚眾到女方家中“討說法”。見此情形,當地綜治中心及時介入調解,派出在群眾中頗具威望的“德古”調解員出面,調解員用古老的彝語誦讀著現代法治精神,打動了淳樸真摯的彝族群眾。最終,雙方就退還彩禮和置辦婚禮等費用達成一致意見。
“地域廣、人口稀、地理偏是我們縣的實際情況,僅僅提檔升級綜治中心建設、上下貫通‘一站式’服務是不夠的。”馬邊縣委政法委副書記楊銀介紹說,再加上人才少、民族多、銜接難的基層實際,馬邊縣必須要在“一站式”基礎上因地制宜實現再突破。
為此,馬邊縣組建了針對本地疑難復雜矛盾糾紛調解的專家庫,并根據當地實際,規范管理45名特邀“德古”調解員,打造了14個專業性、行業性、區域性調解委員會并配備專職調解員22人。同時,為確保“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能真正實體運轉,馬邊縣還積極組織人大代表、“德古”等特邀調解員組建調解工作隊,又相繼出臺了《“德古”“莫達”調解職責》《“瑪牧·吉威”調解原則》等制度,實現綜治中心派單,調解員到場參與糾紛化解。馬邊縣探索推廣的這種“傳統+現代”治理模式,不僅讓95%的矛盾糾紛就地解決,更實現了民族文化與現代法治的融合,為多民族地區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本。
從“物理整合”到“化學反應”,樂山的“一站式”實踐詮釋了基層治理現代化的三重躍升:治理陣地從分散走向集成,治理方式從人工轉向智慧,治理力量從單一邁向多元:當四級綜治中心串聯起城鄉治理的“神經末梢”,當“云端”調解室突破地理阻隔,當“德古”調解法煥發新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矛盾糾紛的源頭化解,更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在基層的生動體現。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樂山正以“楓橋經驗”為筆,以改革創新為墨,在巴蜀大地上書寫著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時代答卷。
(四川省樂山市委政法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