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奏響基層社會治理之歌——海東市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見聞
            時間:2025-02-25 09:22來源:青海法治報責任編輯: 安羽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直接影響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滿意度。2023年,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將原綜治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訴訟服務中心整合為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一站式辦理信訪協調對接、矛盾糾紛化解、法律咨詢服務、法律援助幫扶、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等群眾各類司法需求。

            2024年以來,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984件,調處成功983件,調處率為99.9%。其中成功調解小額拖欠案件158起,幫助310名當事人拿回被拖欠勞務工資392.93萬元。法律援助服務惠及288名經濟困難群眾,追回欠款121.6萬元。

            制作協議書

            “一步一棋,運籌帷幄之中”

            走進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寬敞明亮的接待大廳內,群眾正有序辦理各項業務,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接待每一名來訪群眾。

            “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現設立接待廳、受理廳兩個大廳,公共法律服務、信訪接待、矛盾糾紛、訴訟服務、綜合服務5個窗口,綜合調解室、行業調解室、律師工作室等20個功能室。”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主任馬麒向記者介紹,“現有民和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縣公安局、縣人民法院、縣人民檢察院、縣信訪局6家常駐單位,誠信法律服務所等5家輪駐單位,各類常駐工作人員31名。”

            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成立以來,通過民和縣各部門協作配合,共同努力,已實現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化解”。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化解矛盾糾紛,離不開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通過建立“中心吹哨、部門報到”的多部門跟進矛盾糾紛調處機制,把各部門調解力量匯聚到一處,形成調處合力。同時,在調解過程中,律師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全程參與調解工作,確保了矛盾糾紛依法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調聯動”既能發揮各自獨特的作用,又有機銜接、緊密配合,調解質量和調解成功率不斷提高。

            “以前遇到矛盾糾紛,我們不知道找哪個部門,經常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好了,有了這個中心,我們只需要到這里,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一名正在辦理業務的群眾說。

            指導填寫

            “團結就是力量”

            “調解員,我們是從山東過來打工的,干完活兒都好幾個月了,工資一直沒發。”

            “我們都等著這筆錢呢,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顧。”

            2月19日,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的調解室內正在調解一起務工人員討薪案件。

            2024年6月,當事人馬某從民和縣某公司承包項目,后將勞務分包給了丁某。當事人張某、王某等6人在該項目中務工。因張某、王某等6人與丁某就勞務工資支付一事發生矛盾糾紛。受理此案后,在綜治中心調解人員的努力下,由馬某先行墊付勞務工資39270元。

            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明確法律服務所、各行業主管部門等參與協作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積極動員第三方參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形成了信息互通、業務協同、工作互補的工作態勢,為當事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解紛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紛服務,調處效率得到極大提升。

            2021年,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內人頭攢動,中心工作人員、縣公安局、縣信訪局、縣人民法院等相關部門人員齊聚調解室,就務工人員討薪案出謀劃策。經過連續6小時的調解,成功化解了某公司拖欠務工人員勞務工資300萬元的案件,切實維護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我們中心有一支專業的調解團隊,包括一級調解員3名、二級調解員5名、三級調解員4名以及國家注冊心理咨詢師1名。”中心調解員孟全良介紹,“在調解過程中,律師或法律工作者全程參與,確保了矛盾糾紛依法調解。”

            民和縣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馬玉蓮說:“檢察官介入務工人員討薪調解,全面了解案件事實、雙方爭議焦點,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耐心釋法說理,促成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調解,現場兌現小額欠薪,通過民事支持起訴程序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案結事了人和,扎實推進常態化助力務工人員討薪及‘檢護民生’專項活動走深走實。”

            調解現場

            “穿越千山萬水為你而來”

            除了現場調解外,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針對異地矛盾糾紛當事人因時間沖突、往返調解成本高等原因無法到場調解的情況,設立了“云調解”網絡遠程調解系統平臺,填補了服務空白,補齊了調解功能短板。中心成立以來,已累計開展遠程化解矛盾糾紛12件。

            2019年,茍某將價值10萬余元的樹苗出售給范某。雙方結算后,范某支付了部分樹苗款后,剩余41800元則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支付。茍某多次索要無果后,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申請調解。

            接受申請后,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迅速指派調解員進行調解,并及時聯系范某。征得范某同意后,調解員通過線上方式與茍某、范某進行溝通。調解過程中,中心將調解畫面傳遞到調解室電視大屏,通過錄音錄像系統,把調解全過程記錄在案,保全證據。調解員從法理與情理的角度向雙方當事人耐心釋法明理,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此次調解實現了網上咨詢、跨域受理、在線調解等功能,讓遠在外地的當事人“少跑腿”,享受到了高品質的調解服務,最大程度地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

            “矛盾糾紛調處后,有需要司法確認的,法官工作室及時開展司法確認工作,為調解協議賦予了法律強制執行力。2024年至今,已對121起案件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副主任蔣荔說。

            簽協議書

            “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前行”

            在開展調解工作的同時,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還高度重視普法宣傳工作。尤其對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勞資糾紛等矛盾糾紛多發領域,中心開展了全方位、多頻次的普法宣傳工作。

            “我們堅持‘在調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調解’的工作方針,將調解工作與普法宣傳緊密結合。通過這一方式,我們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糾紛的發生。”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調解員魁永霞說。

            如今,“有糾紛找調解、有矛盾找中心”已成為民和縣群眾的共識。而民和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也正以更加開放、包容、專業的姿態,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