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前夕張軍看望慰問國家檢察官學院教師代表并座談開講大檢察官講堂第一課
學習發揚偉大抗疫精神把握檢察監督辦案辯證思維把政治與業務的融合貫穿檢察培訓始終
9月9日,國家檢察官學院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開啟秋季學期大檢察官講堂。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開講第一課。
9月9日早上,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來到國家檢察官學院沙河校區,看望慰問教職工,與大家座談交流、傾聽意見。
專題研修班學員、國家檢察官學院教職員工在現場聆聽講課,學員們現場提問。
天津市津南區人民檢察院檢察人員聆聽授課
國家檢察官學院江蘇分院檢察人員聆聽授課
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漢江分院檢察人員聆聽授課
“今年以來,我們的線下第一課能夠開講,歸功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的重大戰略成果。正如昨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強調的那樣,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從這個意義上看,抗疫斗爭就是一場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深刻的政治培訓和政治洗禮。”9月9日,國家檢察官學院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開啟秋季學期大檢察官講堂。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開講第一課。
“預祝各位老師節日快樂!”當天早上不到8點,張軍就趕到離市區40多公里外的國家檢察官學院沙河校區,在為參加培訓的學員們上“大課”之前,先為學院班子成員、四級職員、教師代表上了一堂特別的“課前課”——看望慰問教職工,與大家座談交流、傾聽意見,為檢察教育培訓支招,就做好新時代檢察教育培訓提出要求。
“建議為檢察教學人員提供更多參與檢察實務鍛煉的機會”“希望盡快完善落實駐校檢察官制度”……對座談中提出的加強檢察官與檢察教官的雙向交流等建議,張軍十分贊同:“檢察教官深入一線辦案,能夠把檢察理論向一線檢察人員零距離作交流,同時又帶回鮮活的檢察實踐素材供教學研究;檢察官走進檢察課堂能夠增強檢察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同時自身也獲得了理論上的升華,這也是雙贏多贏共贏。”
針對新時期的檢察教育培訓工作,張軍提出了三個“始終”的要求——
“要堅持正確的方向,把政治培訓貫穿檢察教育培訓始終。每一個檢察教官都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檢察教育培訓工作的靈魂去掌握。不掌握就抓不住問題的要害、抓不住培訓的根本目的。”
“要達到最佳的效果,把政治與業務的融合貫穿檢察教育培訓始終。只有把政治和業務一體融入檢察教學教材,融入日常的檢察培訓,才能使受訓檢察人員強化‘三個效果’意識,提升辦案質量和效果。”
“要有科學的方法,把教規則、教理念、教方法融合起來貫穿檢察教育培訓始終。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檢察教育培訓僅僅傳授知識、技能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傳授思維理念、辦案方法,讓檢察人員遇到新問題時可以妥善解決,留下‘永遠帶不走的老師’。”
“事物的矛盾法則,即對立統一的法則,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法則。抗疫斗爭體現了這一法則,檢察辦案也是如此。”在為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員講授的“大課”中,張軍以矛盾論的運用切入,從抗疫斗爭說起,圍繞“檢察監督辦案的辯證思維”主題,就正確把握好“六大關系”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把握好監督與制約的關系;把握好主導責任與擔當作為的關系;把握好講政治和講法治的關系;把握好宏觀指導和微觀辦案的關系;把握好原則和具體、共性和個性的關系;把握好法理與情理的關系。
“以雙贏多贏共贏的監督理念去做工作,就是努力把矛盾的對立面化作統一面,就是努力讓被監督者感受到,我們是以職業共同體身份在支持、幫助被監督者,把案件辦理得更好。”“主導責任不是權力,有的同志沒有從境界、情懷、擔當的角度去思考主導責任,還停留在權力的爭論上,這是身子進入了新時代,思想還在過去。”“有的領導還滿足于形式上的帶頭辦案,辦一些簡單輕松的案件。必須要沉下心來,認認真真辦一些重大疑難復雜案件。作為檢察機關的領導,這一關必須過!”……圍繞牢固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時代檢察監督理念、切實發揮好檢察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應有的作用、講政治與講法治的辯證統一、認真閱卷、親歷辦案實現“三個效果”的統一、充分發揮好案例的指導示范作用等,張軍對需要進一步理清的觀念進行了重點闡明。
“認罪認罰案件中,檢察機關提出的一些確定刑量刑建議被法院采納,被告沒有正當理由上訴,檢察機關要不要依法抗訴?”針對一位學員的提問,張軍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回應:要從建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意義角度思考這個問題,既然原來都認罪認罰了,再因非案件定性、處刑而是其他因素上訴,實質是不認罪或不認罰了,那檢察機關與之先達成的協議——具結書就無效了,從寬失去了法律和案件處理依據,如果不抗訴,法院怎樣依法糾正一審本已不當的裁判?也定會引發大量類似的效仿,那就背離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初衷。此種情形下抗訴的目的正是維護制度的功能、法律的權威,防止司法資源浪費,正是為了減少、避免后來類似的抗訴。
“案-件比”的指標體系如何更科學合理,更好發揮導向作用?如何解決基層院民事行政公益“三大檢察”一個部門、人員欠缺矛盾?實踐中,監督存在過嚴則僵、過寬則亂,怎樣把握“度”?怎么破解檢察建議落實不夠有力的問題?……圍繞學員們關心的問題,張軍一一進行了回應。
最高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潘毅琴主持授課并參加座談。第一期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檢察監督體系監督能力現代化建設專題研修班等線下班次、國家檢察官學院教職員工在現場聆聽講課,國家檢察官學院香山校區、各分院同期舉辦的班次遠程同步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