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安網北京12月12日電 12月12日上午,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景漢朝以“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路徑、重點與啟示——以司法責任制改革為主線”為主題,與400余名師生交流互動。
照片作者:郝帆
景漢朝結合幾十年來親身參與的改革實踐和頂層設計,原創性地總結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司法改革發展軌跡與邏輯規律,即“由小到大”“由簡單到復雜”,經歷了從強調當事人舉證責任——庭審方式改革——審判方式改革——訴訟制度改革——司法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而這一發展脈絡,充分體現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原理。
隨后,景漢朝重點講解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頭戲”“牛鼻子”——司法責任制改革。在講解過程中,景漢朝既注重“高大上”,講解改革的主要內容和政策考量,例如對實行司法責任制的主要理由、“司法權是中央事權”的具體含義等作了深刻闡釋,又注重“接地氣”,就同學們求職就業所關注的法官檢察官分類管理、遴選標準,司法人員職業保障等問題作了重點講解,拉近了與師生的距離;既深入淺出地講解改革原理和政策,又巧妙地將鮮活的故事和音視頻資料穿插其中,生動講述改革面臨的中國問題、形成的中國經驗,特別是集中展現了近年來我國司法機關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辦案質量效率、深化司法公開的做法,形成了強烈共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照片作者:郝帆
在生動展現我國司法體制改革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景漢朝從堅持黨的領導和立足我國國情角度,介紹了司法體制改革所應堅持的原則。他認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要始終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摸清廣大人民群眾對司法的需求和期待,吃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和現實社會狀況。要堅持文化自信,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研究我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模糊文化”“厭訟文化”等對于嚴格執法司法可能帶來的影響。他指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我國司法制度設計和實踐中存在的弊端,運用符合國情的方法對癥下藥,解決自身的實際問題。這既符合改革的目的性,也符合司法體制改革的規律。
此次授課是中國政法實務大講堂走進高校的第六場。中央政法委、教育部有關部門和中國人民大學負責人出席。
照片作者: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