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公安部禮堂門前海棠花開正盛,來自全國公安戰(zhàn)線的16名民警匯聚于此,參加全國公安戰(zhàn)線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他們登上領獎臺接受公安系統(tǒng)的最高榮譽——“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感受從警生涯的高光時刻。
時年六十多歲的馬文賢代表內蒙古公安出席表彰大會,領回了一枚金光閃閃的獎章。她個子不高,微胖,細密的皺紋刻入她的面頰,給人一種質樸、溫和、善良的印象。這樣一位普通的老人吸引了在場許多人的視線,大家都想了解,她是如何獲此殊榮的?她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
馬文賢家住呼倫貝爾市扎蘭屯鎮(zhèn)(1983年改為縣級市)的鬧市區(qū),從她家屋內便可以看到街道上的行人和車輛,這一客觀條件為她開展治安防范工作提供了便利。
1963年,身為居委會主任兼街道治安委員的馬文賢已經(jīng)在反扒一線堅守了十年。公安局批準她開展防范工作的請求后,她懷著喜悅的心情回到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老伴兒,沒想到老伴兒卻說:“為什么別人不愿干的事你偏要干!抓小偷、逮強盜的事兒,大小伙子都不一定能干好,得罪了人,小心讓人把你害了……”
“干革命工作就不能怕死,怕死就甭想干好革命工作……”馬文賢毫不讓步,“咱想過安穩(wěn)日子,犯罪分子卻搞破壞活動,不讓咱安寧。想想那些從農村來城里看病的老鄉(xiāng),兜里揣的救命錢被壞人偷走,有的氣得尋了短見,咱能眼看著這事兒不管嗎?”
馬文賢最終說服了老伴兒,滿懷信心地踏上了治安防范工作崗位。每天清晨,當市場上開始有人采買時,馬文賢早已巡查了幾遍,到了早上六點鐘,她會把在市場上發(fā)現(xiàn)的形跡可疑的人向市場管理人員報告,再回家給家人準備早飯。早飯后,馬文賢再去商店和市場巡查。
在40多年的反扒斗爭中,馬文賢靠艱苦磨煉和不懈努力贏得了一個個勝利。也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提煉出了一套抓賊心得。她編的反扒順口溜兒成為民警們簡單實用的教科書。
反扒口訣
仔細觀察留心看,
做賊心虛不自然,
鉆進人群到處竄,
東瞅西看把空鉆,
不買貨物賊眼轉,
盯住衣兜看準錢,
有的掩飾有的干,
行話暗語搭黑線,
伺機擁擠好作案,
扒竊得手就滾蛋。
(馬文賢在工作中總結的“反扒口訣”)
一天,馬文賢像往常一樣隨著人流走進商場。在人群中,她發(fā)現(xiàn)一個打扮時髦的姑娘和一個小伙子在柜臺邊擠來擠去。姑娘的手擦過一位顧客的衣兜時,馬文賢立即覺察到這是小偷在“探貨”,斷定這一男一女是偷盜老手。馬文賢經(jīng)過一番喬裝打扮后尾隨盯梢,連跟了兩天,最終在一商場抓了兩名竊賊一個現(xiàn)行。經(jīng)審查,這個犯罪團伙從長春流竄至扎蘭屯,沿途作案20多起,犯罪嫌疑人沮喪地說:“我們走南闖北,沒想到在扎蘭屯這個小地方翻了船!”
1985年10月,在一輛公交車上,馬文賢發(fā)現(xiàn)幾個小偷正要下手,她不動聲色嚴密監(jiān)控,小偷剛一動手,馬文賢立馬沖了上去。在抓捕過程中,她被刀刺傷了,但依然死死揪住小偷不放。最終,馬文賢在群眾的協(xié)助下將5名竊賊扭送到公安局刑警隊。
當時有人問她:“你圖個啥?即不開工資,又沒有待遇,受了傷找誰說理?”馬文賢斬釘截鐵地回答:“為了社會治安和百姓的安全,這是我心中最大的理兒!”面對一些人的不理解,面對犯罪嫌疑人的威脅,馬文賢始終把維護社會治安放在第一位,一心撲在反扒工作上。
(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獎章)
當?shù)毓簿中叹牭念I導得知馬文賢的事跡,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幫馬文賢收集材料、總結經(jīng)驗。為了保護她的人身安全,學習她的反扒經(jīng)驗技巧,公安局先后指派數(shù)名民警跟隨馬文賢共同搞陣地控制,在她的帶領和悉心傳教下,刑警隊涌現(xiàn)出了一批反扒骨干力量,為當?shù)亻_展反扒工作、提升破案率作出了巨大貢獻。
在馬文賢開展反扒工作的40余年中,她共破獲大、小案件兩千五百多起,協(xié)助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數(shù)以千計。同時,她還在居委會擔負著民事調解、青少年幫教等工作。她為人民服務、勇于與黑惡勢力作斗爭的大無畏精神,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揚。從1978年起,她先后榮獲“全國公安戰(zhàn)線一級英雄模范”“三八紅旗手標兵”“反扒能手”“模范治保主任”等多項榮譽,并榮立一等功。
馬文賢去世后,為了紀念她,扎蘭屯市政府樹立起了她的半身雕像,雕塑的基座銘刻著:“她40年如一日打擊盜竊犯罪,抓捕罪犯數(shù)以千計,其守護平安精神與業(yè)績永垂不朽!”這座塑像至今依然屹立在扎蘭屯市蘭云步行街上,成為呼倫貝爾人民心中永遠銘記的豐碑。2024年,馬文賢事跡檔案入駐“尋英雄足跡鑄忠誠之路”——自治區(qū)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模事跡檔案展,她的故事從警隊走向大眾視野,被更多人所熟知,成為激勵全社會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