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沉浸式法治研學”方式,讓法治教育從“課堂灌輸”躍升為“心靈共振”。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檢察院與道外區教育局協同聯動,帶領哈爾濱市嵩山中學40余名師生共赴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為學生們送上了一場法治賦能的精神盛宴。
智啟法治新范式
人機共融重構教育邊界
活動伊始,法治教育基地迎來了一位兼具科技溫度與人文關懷的“領航者”——智能交互機器人“檢小愛”。
身高1.4米的“檢小愛”憑借AI情感交互系統與激光雷達導航技術,以靈動表情與擬人化語音,為不同年齡段學生定制專屬法治導覽。
通過實時構建的3D數字場景,“檢小愛”精準規劃研學路徑,與檢察官雙線聯動,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六大保護”體系、禁毒法規等法律知識,轉化為沉浸式互動問答。
虛實無界護成長
全息交互織密安全網絡
步入AR全息法治生態區,學生通過手勢交互,親歷法律對現實生活的精準映射。
仿真毒品陳列柜前,檢察官以真實案例為切口,剖析新型毒品的偽裝形態與致命危害。
少年們目光灼灼,誓言鏗鏘:“以法為盾,向毒說不!”
四臺智能答題終端前,憲法知識競答、網絡安全攻防等情景化闖關,以“游戲化學習”激發內生動力,在思維碰撞中筑牢法治信仰的“精神防火墻”。
模擬法庭塑脊梁
角色賦能淬煉法治信仰
“原來法槌的重量,是正義的分量!”
模擬法庭環節,學生身著法袍、手持法典,化身“法官”和“公訴人”,在還原真實案件的庭審交鋒中,體悟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交織。
檢察官以“法治引路人”身份,通過校園欺凌等典型案例,解碼未成年人權利義務的邊界,引導學生從“被動受教者”蛻變為“主動思辨者”。
帶隊教師感嘆道:“四維沉浸教學(聽、看、做、悟),讓法治精神不再是抽象符號,而是內化于心的行為準則。”
檢教融合譜長卷
機制創新護航青春遠征
此次活動是哈爾濱市道外區檢察院“小紅心”法治教育品牌的又一里程碑式實踐。
近年來,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檢察院以“檢教融合2.0”機制為軸,構建法治副校長駐校指導、法治童謠文化浸潤、“檢察官48小時極速響應”等多元矩陣,形成“預防-干預-賦能”全鏈條保護體系。
活動尾聲,檢察官以殷切寄語勾勒愿景:“愿今日播撒的法治火種,化作明日照亮人生的北斗;以法律為舟楫,助少年乘風破浪,奔赴星海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