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黑龍江監獄打好改造“組合拳” 鋪就回歸新生路
            時間:2025-04-20 15:37來源:法治日報責任編輯: 李鴿

            “要聚焦教育改造難點,構建差異化幫教體系,監獄不僅要落實懲治功能,更要向預防犯罪延伸。”3月24日至28日,黑龍江省司法廳副廳長、省監獄管理局局長劉旭東先后深入6所監獄調研督導工作時指出。

            多維精準排查化解獄內矛盾,重塑親情紐帶堅定改造信心,深化監地合作共筑新生平臺……今年以來,黑龍江省監獄系統持續深入探索罪犯教育改造的創新舉措,努力搭建平臺載體,不斷豐富教育手段,著力提升教育改造質效,為平安龍江、法治龍江建設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抓隱患 及時化解獄內矛盾


            今年1月,牡丹江監獄監區罪犯王某在指導新犯楊某習藝技能時,因言語過激引發口角。值班民警聞訊,立即到達現場予以制止,并將二人帶到民警辦公室談心談話,開展批評教育。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監獄里的矛盾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就可能產生后續連串影響,小到演變成獄內惡性事件,大到出獄后再引發新的社會問題。”黑龍江省監獄管理局教育改造處處長龐勇告訴《法治日報》記者。

            今年以來,黑龍江監獄系統牢牢把握“刑事司法末端、社會治理前端”的工作思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省各監獄借鑒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聚焦重點人員、重點范圍、重點環節、重點時期,采取平時觀察、罪犯反映、主動匯報、檔案翻閱、個別談話等手段,確保罪犯改造矛盾發現在平時、盯控在日常。

            哈爾濱監獄在監獄專班基礎上,監區層面同時成立工作小組,由監區領導、分監區民警、包管民警分層分工負責罪犯矛盾化解和訴求應對。北安監獄在調處罪犯矛盾過程中堅持實事求是,做到有理有據,對正當合法訴求予以教育引導,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提供幫助,引導罪犯互相謙讓、摒棄前嫌共同協商解決。未成年犯管教所把思想、道德、行為養成貫穿未成年罪犯改造的全過程,注重法治宣傳教育,促進罪犯行為規范養成,增強罪犯的認罪悔罪和自覺改造意識。

            截至目前,全省各監獄共設立調解室100個,民警調解員400余人,累計化解獄內矛盾糾紛250余起。在民警指導組織下,罪犯層面加強自我監督管理,把矛盾預防、排查、化解在“萌芽”狀態,力爭“小事不出監組、大事不出監區、難事不出監獄、矛盾不上交”,取得積極成效。

            抓源頭 重塑罪犯親情紐帶


            今年春節前夕,一通來自河南服刑妻子的電話,讓在呼蘭監獄服刑的罪犯李某淚流滿面。

            李某先后兩次因犯販賣毒品罪入獄。其妻子因構成包庇犯罪也被判刑,李某一直對妻子心懷愧疚,10年間向妻子郵寄信件數十封,均未得到回復。呼蘭監獄“新光”愛心互助辦公室在罪犯矛盾問題排查中發現該問題后,與河南省鄭州女子監獄進行溝通聯系,于是有了這通電話。這一通10分鐘的親情通話,不僅消融了這對夫妻10余年的隔閡,也成為二人積極改造的動力。

            “罪犯矛盾訴求的根源許多來自服刑前的經歷,他們中許多人與家人關系緊張,內心又渴望家庭關愛。可以說,掌握了維系罪犯親情的紐帶,就解鎖了教育改造罪犯的密碼。”呼蘭監獄教育改造科科長郭樹權告訴記者。

            親情是影響罪犯教育改造的重要因素,也是罪犯積極改造的內生動力。黑龍江全省監獄以感恩社會關愛為切入點,探索建立“監獄+社會”教育模式,將監獄教育改造罪犯的職能延伸至社會綜合治理的前端。黑龍江省女子監獄舉行“奔赴親情·情暖獄園”主題雙押犯親情見面會,幫助哈爾濱地區7個監所的43對雙押犯重塑信心。泰來監獄圍繞罪犯特困家庭和未成年子女群體,積極協同屬地部門、公益組織和社會愛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共同助力融解罪犯與家庭間的隔閡矛盾。佳木斯監獄邀請法援律師舉辦法治講座,開展一對一法律咨詢,針對離婚財產分割、未成年子女撫養、房屋動遷權益等直接影響犯情穩定的問題予以解答。

            抓延伸 共筑新生回歸平臺


            “回歸社會第7天就有了工作,而且離家近、好上手,以前想都不敢想,我一定會珍惜自由、珍惜現在這份工作,好好生活。”正在一家按摩護理店工作的刑釋人員王某說。

            為拓寬服刑人員刑滿釋放就業渠道、幫助臨近刑滿釋放服刑人員回歸社會后順利謀生,2024年以來,全省各監獄扎實開展臨釋服刑人員就業指導及推介活動20余場,150余家企業參加,2000余名即將刑滿釋放人員與社會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刑釋就業指導推介工作是幫助刑釋人員順利回歸并融入社會,解決其就業及生活問題的重要舉措。要注重引導他們樹立‘先就業,再擇業’‘先生存,再生活’的理念。”北安監獄教育改造科科長李鈺鑫告訴記者。

            在現場咨詢環節中,用工企業與服刑人員一對一溝通,進行雙向選擇。企業代表詳細介紹企業基本信息和福利待遇,并解答服刑人員提出的問題。

            “我們要以監獄為起點,更有效地發揮教育職能,助推‘服刑人’向‘社會人’轉化,真正實現‘改造一名罪犯,挽救一個家庭,和諧一片社區,穩定一方百姓’。”龐勇說。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