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您這‘小寶馬’沒‘身份證’可上不了路呀!”清晨七點的農貿市場門口,新興公安分局長興派出所民警李曉楠笑著攔下一輛老年代步車。這句帶著詼諧與關切的話語,就像一把鑰匙,悄然開啟了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公安局“交所合一”溫情執法的大門,也奏響了警務改革的溫暖樂章。

面對越發復雜的治安與交通形勢,七臺河市公安局果斷深化警務改革,大膽創新優化警種協作模式。集約整合警力資源,打破“警種壁壘”,全力實現“一警多能、一警多用、一體協作”目標,構建起派出所與交警中隊攜手“維護治安、管理交通,保障安全、服務群眾、應急處突”的新型警務融合機制,全方位提升警務工作效能與服務水平,讓城市治理煥發新活力。

警種融合:民警多了個新身份
新興公安分局長興派出所的民警們最近多了個新身份——“交警實習生”。口袋里“交通法規每日一練”的口訣、裝備庫里擺放著嶄新的酒精測試儀,這些細節無一不透露著工作的新變化。這一切,都源于這里正在推行的“交所合一”機制。“現在出警就像帶著‘交通大腦’,既能調解鄰里糾紛,又能處置交通事故。”李曉楠拍著配發的移動執法終端說。
在運作模式上,農村派出所加掛交警中隊牌子,實行兩塊牌子、合署辦公、所長負責的模式。派出所所長全面統籌轄區治安和交通管理工作,除履行原有治安管理職責外,還協同交警中隊承擔道路交通秩序管理、交通違法查處等多項職能,而交警中隊人員和管理體制不變,繼續全面負責轄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此外,派出所民警和交警共同組成聯合信息研判小組,不定期召開研判會議,深入剖析轄區治安案件、交通事故和交通違法的發生規律,挖掘違法犯罪線索,為精準打擊和預防犯罪筑牢根基。

業務跨界:“菜籃子”遇見“方向盤”
“這些‘老頭樂’比鬧鐘還準時!”清晨執勤的民警打趣道。業務跨界也在悄然發生,最明顯的便是“菜籃子”與“方向盤”的相遇。他們摸清了老年人的生活規律:早市采購的“菜籃子”、接送孫輩的“校車”、醫院拿藥的“救護車”。勃利縣公安局城西派出所特制了“銀發出行時刻表”,在菜市場門口支起“馬路課堂”。違規車主李大媽聽著交警講解事故視頻,突然一拍大腿:“這剎車失靈太嚇人,我這就給老頭車辦‘身份證’去!”
在日常工作中,派出所和交警中隊根據轄區實際共同規劃巡邏路線與時間表,車巡、步巡、定點值守多管齊下,常態化巡邏,同步關注交通與治安狀況,及時解決各類問題。宣傳工作同樣采用線上線下雙軌并行模式。線上,借助微信群推送典型詐騙案例、交通事故案例及法律法規知識;線下,結合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百警進千萬家”活動,與群眾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提升群眾防范意識與法律素養。

服務升級:“一窗通辦”零距離
走進茄子河公安分局富強派出所,這里專門設有“車駕管”業務服務窗口,增設駕駛證到期換證、駕駛證遺失補領等駕管業務,由交警配齊配全所需設備,并對派出所民警進行業務培訓。“以前換領駕駛證跑市區來回要半天,現在家門口就能辦,真是方便多了。”富強派出所轄區居民王大哥贊不絕口。
派出所戶籍窗口增設交管服務業務,優化布局與流程,實現戶籍辦理、流動人口登記、駕駛證行駛證審驗等業務“一窗通辦”。窗口工作人員經嚴格培訓,熟練掌握各項業務流程,高效服務群眾,真正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