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安徽:來這兒說理!專治各種“不服氣”!
            時間:2025-04-21 15:04來源:安徽法治報責任編輯: 陳言

            從“多扇門跑斷腿”到“一扇門解千結”,江淮大地上一場基層治理生態的蝶變正悄然上演。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下簡稱“綜治中心”)是開展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協助推動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的重要工作平臺,是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營造安居樂業和諧社會環境的前沿陣地。2024年以來,安徽省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力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快打造矛盾糾紛“終結地”、社會治理“晴雨表”、服務群眾“連心橋”,高效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力回應了群眾對平安的期盼,為中國式現代化安徽實踐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匯聚合力“一站式”解民憂

            在天長市主城區千秋街道,有一處說理解紛的地兒,被當地市民親切地譽為家門口的“為民辦事超市”。這便是自2024年1月“開張”的天長市綜治中心。

            2025年3月24日下午3時30分,市民陳女士如約來到天長市綜治中心104調解室,參加遠程調解。其在蘇某的擔保下,自2021年起陸續借給李某7萬元,約定有利息。可到了2025年2月9日還款期限屆滿后,李某卻不能償還本金及利息。雙方多次協商無果,陳女士訴至天長市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因該案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天長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引導當事人到綜治中心進行調解。考慮到蘇某、李某在外地,不方便來現場調解,遂與雙方當事人溝通,進行遠程調解。

            “被申請人,剛才告知了人民調解法的相關規定,都能聽到吧?”法院派駐調解員任玥針對該糾紛制訂個性化調解方案,耐心地與雙方溝通,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釋法析理,促使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一起借貸糾紛在綜治中心得到了妥善解決。

            “市一級綜治中心目前已融合訴前調解、公共法律、網格化等功能,實行統一受理、集中辦理、分類處理的運作模式。2024年以來,市綜治中心受理各類矛盾糾紛2129件,其中市法院移送訴前調解1157件,6個行專調委會受理972件,有效吸附矛盾。”天長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國敏介紹,該市推進市、鎮、村(社區)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矛盾調解資源陣地整合、機制融合、力量聚合。

            “有矛盾糾紛,找綜治中心。”這一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作為全國最早實現省市縣三級綜治中心機構化、實體化的省份,安徽省秉承“實戰導向、實體運行、實效為先”理念,在省委政法委統籌協調,省直有關部門高效協同之下,建立健全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與一體化運作工作機制,以常駐、輪駐、隨駐等方式統籌調度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等資源力量,推動綜治中心“高效+閉環”式運行管理,著力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化解”。2024年,全省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同比提升0.21個百分點,群眾對矛盾糾紛化解滿意度實現兩年連升。

            聯防聯創“平安底色”更足

            一起涉及38名種糧戶、總金額高達300余萬元的拖欠售糧款案件,在巢湖市綜治中心提議下,由市委政法委組織法院、信訪、涉事糧谷公司、相關鎮政府等部門召開專題會“把脈問診”。截至2025年2月9日,38名種糧戶均拿到執行款,并全部簽訂執行和解協議書,做到案結事了。

            平安,民之所盼,發展之基。為充分發揮綜治中心在協助推進治安風險防控方面的重要作用,2024年以來,安徽省接續推進“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切實將各類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

            省級綜治中心常態化組織開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圍繞命案防控、道路交通安全等突出問題,啟動省級督辦,督促限期整改。各地基層綜治中心推深做實專群結合整體防控機制,廣泛動員人民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平安建設,全省31萬名“江淮義警”參與巡防值守、隱患排查、糾紛調處、聯勤聯動,構建群防群治“同心圓”,各隅“小安”匯聚全域“大安”。

            巢湖市各級綜治中心組建202支群防群治隊伍,設立各類人民調解組織219個。建立“起底排查、初次評估、核查評估、幫扶解決”四項機制,明確隱患排查、矛盾化解、人員管控等30余項重點工作的責任劃分和目標任務,實現分級分類管理。圍繞“信訪維穩、房產物業、征地拆遷、涉法涉訴、涉眾金融”等領域建立12個工作專班,推動矛盾糾紛調處、風險隱患消除由“單兵作戰”向“聚指成拳”轉變,穩步推進涉企涉穩事項化解,促成部分爛尾項目“舊貌換新顏”。

            霍山縣綜治中心擰緊矛盾化解“關鍵閥門”,織密治安防控“多維網盾”。“我們堅持矛盾糾紛‘日排查、月分析、季晾曬’,與110平臺、信訪平臺、立案登記系統聯動銜接;構建調解優先、分層遞進、司法兜底化解工作體系,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縣’的原則,確保所有矛盾糾紛在縣域內畫上‘終止符’。”霍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賀新建表示。

            2024年,全省刑事案件、詐騙案件、涉黑涉惡“十類案件”、傳統侵財案件、可防性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均大幅下降,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呈現“六降”局面,人民群眾平安質感更加充盈。

            數據賦能“智慧政法”生態

            合肥市瑤海區長淮街道轄區面積3.51平方公里,坐落有77個住宅小區、20個商業樓宇、11個專業市場、1個火車站。近年來,長淮街道依托“市綜治平臺(二期)四級指揮調度模塊”,推進警情類矛盾糾紛流轉化解工作。

            據介紹,街道平臺管理員在收到推送的警情矛盾事件后,不是簡單地分派,而是先進行分析研判,根據內容作出處理建議后再推送到相關職能部門。近期,轄區派出所通過平臺推送了一起噪音擾民糾紛,收到該件后,市綜治中心在事件流轉處理欄提出“請城市建設部督促小區物業做好管理工作,同時建議城市建設部牽頭聯合街道應急管理部門、屬地社區、社區民警約談房屋所有人、承租人”的辦理建議,減少了處置研判時間,提高了處置效能。

            科技賦智、數據賦能、創新賦力,研判預警正逐步駛入“e賽道”。2024年以來,安徽省推進社會治安形勢監測系統建設,搭建全省“平安穩定指數”模型和指標體系,依托信息化建設,將社會治安防控觸角縱向延伸、橫向聯通,強化綜治中心動態感知、指揮調度等功能發揮。

            省級綜治中心研究制定矛盾糾紛分類及數據規范地方標準,搭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系統省級平臺,推動實現公檢法司信訪等10余家省直部門綜治業務數據關聯,定期匯總分析全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數據,通報情況,調度工作,壓實責任。基層綜治中心提升智慧治理應用,全方位了解和聽取群眾訴求和意見建議。

            蚌埠市固鎮縣綜治中心建成縱橫聯動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業務信息系統,為縣直部門、鄉鎮(街道)、村居、基層站所、調委會等開設線上賬號720余個,通過線上高效流轉、閉環管理,推動線下秒級響應、聯動化解,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最多跑一地”。

            天長市、鎮、村三級綜治視聯網全部接入各級綜治中心,全域覆蓋“眼更亮”。創新打造“一屏觀天長指揮調度系統”,嵌入各鎮(街)網格地圖模塊,圍繞平安建設職責任務,動態監測領域矛盾風險案事件,實現天長平安指數“一屏觀”。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