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荊楚政法基層行丨湖北襄陽:“三聯三清”調停20厘米糾紛 “紅色屋場”砌回7次倒塌的院墻
            時間:2025-04-10 18:00來源:湖北長安網責任編輯: 陳言

            步入湖北省老河口市綜治中心大廳,寬敞明亮的空間內秩序井然:自助服務機前,群眾輕觸屏幕即可查詢辦事指引;休息等候區里,飲水機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4個接待窗口前,工作人員正耐心解答來訪者訴求。在襄陽,像這樣的市縣鄉村四級綜治中心已建成2912個,成為了群眾化解矛盾的“首選地”、多元共治的“主戰場”。

            4月8日,“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主題采訪宣傳活動走進襄陽市,探訪該地通過“三聯三清”“紅色屋場”等工作機制,打造矛盾糾紛化解“終點站”的治理密碼。

            采訪團在老河口市綜治中心。記者周光潔攝

            “三聯三清”解紛,20厘米的“縫隙”重修于好

            “多虧了村書記為我們的事跑前跑后,現在兩家房子都順利建起來了,我對調解結果特別滿意。”在老河口市綜治中心,仙人渡鎮北溝村村民李某向采訪團談起幾個月前的事欣慰地說。

            仙人渡鎮濱臨漢江,與襄陽樊城區、襄州區接壤,和谷城縣隔江相望,是老河口市項目建設、經濟發展重鎮。由于人多地少等因素限制,宅基地糾紛在鎮區尤為突出。

            “他多占的這20厘米空地,是我家的地!”“你家的那面墻不也占了我的地?”2024年12月,北溝村的馬某和李某同時建房,兩家均按照自己意愿修建,互相侵占了對方部分宅基地,最后演變為互相阻止建房、僵持不下的局面。

            采訪團在老河口市綜治中心采訪。記者周光潔攝

            按照聯排“清底”、聯調“清倉”、聯防“清源”的“三聯三清”工作法,北溝村支部書記楊豪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至鎮綜治中心。中心明確分管領導為具體負責人,協調國土、城建等部門,共同參與矛盾調解。

            經調解專班多次協調溝通,化解雙方對立情緒,核查宅基地審批檔案和規劃圖紙,馬某和李某通過交換房前房后屋角的方式達成和解,矛盾最終得到化解。

            “近年來,仙人渡鎮針對房屋征遷、土地流轉矛盾糾紛突出等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創新‘三聯三清’工作法,推動矛盾糾紛預防早、發現早、處置早。”仙人渡鎮黨委書記楊敏介紹。該鎮發揮基層組織前哨作用,走村入戶進行信息排查、匯集推送,聯排摸總量,實現矛盾排查“清底”;針對收集到的矛盾問題,每日研判及時調,每周四召開鎮級平安穩定會商會,跟蹤督辦問題化解到位,聯調去存量,實現矛盾化解“清倉”;發動群眾參與解難題,落實“調處+普法”機制,聯防控增量,實現矛盾預防“清源”。

            2023年11月,仙人渡鎮“三聯三清”綜合解紛工作法作為襄陽市唯一、全省三項經驗之一,被評為全國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先進典型。

            “紅色屋場”共調,推倒7次的院墻建起來了

            春日午后,“荊楚政法基層行”采訪團乘車進入南漳縣清河管理區黃蓮樹社區,沿路的百畝麥田在四月和風里翻涌起層層綠浪。

            步入社區,一棟棟白墻青瓦的民居錯落有致,縱橫交錯的街道院落干凈整潔,社區廣場上的“議事亭”標識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采訪團在黃蓮樹社區。周光潔攝

            “通過‘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我們社區已經連續14年沒有縣級以上訪情,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黃蓮樹社區黨委書記廖遠瑞自豪地說。

            就在去年,黃蓮樹社區何家營一起鄰里糾紛通過“紅色屋場”成功化解。

            2024年,何家營美麗鄉村提檔升級建設過程中,村民王婆婆申請統一修建圍院時,卻遭鄰居張爹爹以影響采光為由反對。

            “我家的圍墻先后砌了7次都沒建成,每次被他(張爹爹)給推倒了,這事一定要給我個說法。”王婆婆十分氣憤,她與張爹爹是前后鄰居,因宅基地界限糾紛,鄰里關系一度很緊張。

            采訪團在黃蓮樹社區采訪。周光潔攝

            何家營第三屋場長張晨晨了解此事后,迅速組織召開專題屋場會。次日,由社區書記牽頭,屋場鄉賢、五老、理事會組成的調解隊伍來到現場,為雙方界定清楚宅基地界限,用講法、說理、共情的方式對雙方進行疏導,解開心中疙瘩。

            最后,雙方各退一步,同意院墻高度限定在張爹爹家窗戶下沿處,當日即完成院墻建設。

            2024年5月,“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以文件形式在全縣推行。南漳縣綜治中心依托塆組劃分屋場單元,推選政治素質強、對群眾事務熱情的黨員任“屋場長”。通過強化縣、鎮、村(社區)、屋場(樓棟)四級聯動,實現微小矛盾屋場“自解”、復雜矛盾村屋“共解”、疑難矛盾鎮級“幫解”、全域矛盾縣級“督解”,實現了矛盾化解由少數人參與到全民行動、由被動防范向主動治理的轉變。

            “紅色屋場”解紛工作法作為湖北省唯一、全國31個案例之一,成功入展浙江諸暨“楓橋經驗”陳列館。

            “中心+N”聯動,企業重組裁員“零震蕩”

            2023年12月,老河口市某企業發布的一則《調整公告》,讓308名職工的心懸了起來——企業因經營困境重組擬裁員200余人,占比超九成。

            歲末年初正值薪資維權的高發期,如何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最大限度避免發生群體事件?老河口市綜治中心迅速吹響“集結哨”,成立由政法、人社、司法、工會、信訪等部門人員組成的處置工作專班,一場多部門聯動的“攻堅戰”就此打響。

            采訪團在老河口市綜治中心采訪。周光潔攝

            “為全面收集訴求,市人社局和勞動仲裁院的有關負責人進駐企業現場辦公,聽取了企業和職工兩方的意見,引導勞資雙方消除分歧、達成共識。”老河口市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涂禎回憶道。

            調解過程中,市法律援助中心全程服務,為職工提供法律咨詢;市工會調解員多次上門溝通,緩解企業與員工間的矛盾;市人社局擬定《職工安置方案》,并針對12名工傷職工量身定制“傷殘就業補助+失業保險申領”方案,切實保障合法權益;勞動仲裁院及時跟進,審查解除勞動合同案件。

            最終,老河口市綜治中心分12批次推動281名職工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既減輕了企業短期資金壓力,又保障職工足額拿到補償金。

            該企業和職工代表分別贈送了牌匾和錦旗,對綜治中心的有力調度和暖心服務表示真摯感謝。

            “通過有效地踐行‘中心吹哨+部門報到+多元共治’的矛盾糾紛調解理念,充分發揮人社、工會、法援、仲裁等職能作用,及時將當事人達成的調解協議導入司法確認程序,降低勞動者維權成本,也緩解了企業與員工的矛盾,體現了老河口市綜治中心+工會+人社+N落實共同締造、構建和諧勞資關系的生動實踐。”老河口市綜治中心有關負責人說。

            采訪團在老河口市綜治中心。周光潔攝

            基層治理,關乎萬家燈火。近年來,襄陽市聚焦履行矛盾糾紛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兩大職能”和落實研判預警、協調調度、督辦問責“三大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各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實戰化運轉。整合各類調解平臺、人員力量集中在一個平臺,建立完善的工作機制和工作管理制度,通過統一受理窗口、匯集專家資源、集約管理人員,讓群眾調解矛盾糾紛“只跑一地、只進一門、只來一次”,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寫下鮮活的“襄陽篇章”。

            (記者:邱玲鵬、肖慧婷)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