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調解員的耐心調解,解決了困擾我們許久的煩心事?!苯?,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某鄉鎮22戶村民拿到拖欠多年的土地租金,高興地說道。
原來,業主林某因資金周轉困難拖欠土地租金,又因與村民溝通三言兩語不合,致雙方關系陷入僵局。接訴后,武勝縣法院駐綜治中心調解員耐心當好“和事佬”,重建雙方合作關系,成功將矛盾糾紛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
這是武勝“一站式”解紛服務的一個縮影。2022年以來,武勝規范運行人民調解組織362個,調解員隊伍達1512人,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專家庫84人、鎮村糾紛調處指導員340名,成立“趙忠工作室”“文世海個人調解室”等個人品牌調解室4個;各級綜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超過3.4萬件,成功率99.63%,武勝縣綜治中心先后榮獲廣安市“十佳基層政法單位”“12345熱線辦理工作先進集體”“滿意度典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陣地建設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走進武勝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看到,群眾接待大廳窗明幾凈、干凈整潔;指揮中心總平臺內,工作人員正通過電腦實時查看轄區重點交通路段、場所的視頻監控畫面。
“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整合了網格服務管理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12345政務熱線服務中心等工作機構職能。”武勝縣綜治中心主任杜小虎說,作為武勝基層治理的“智慧大腦”,這里歸集了“訴求渠道暢通、網格信息收集、熱線事項辦理、矛盾糾紛化解、風險防范化解”等職能,構建起監控“一屏看”、訴求“一號呼”、數據“一網聯”、信息“一格采”、事件“一網辦”、糾紛“一站解”治理新格局,實現群眾訴求問題解決“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在鄉鎮,武勝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能”建設思路,高標準建成23個鄉鎮綜治中心,規范設置“一廳六室”,整合轄區“兩所一庭”、多元化解、信訪維穩、網格員等多方力量,開展“一站式”解紛服務,就地化解率99%以上。
而村(社區)則依托便民服務中心,打造聚集村“兩委”干部、網格員、五老鄉賢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最前線指揮中心”,發揮“一中心一輔警”、村警務助理、包聯干部、“紅袖章藍馬甲”等各類群防群治力量,及時發現化解群眾矛盾糾紛。
縣級全域統攬、鄉鎮注重實戰、村(社區)深耕服務,縣鄉村三級權責清晰、層級明確、上下聯動?!斑@樣一來,解決問題就‘一竿子’到底?!蔽鋭倏h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勇說。
多元共治更多的“平安在身邊,滿意在心間”
如何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武勝用“64331”工作法作出回答。
以“六”為例,即武勝印發《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管理辦法》,綜合運用“上級部門交辦、群眾訴求反映、駐鎮單位交換、鄉鎮內部收集、村級中心上報、網上平臺反饋”六個渠道,多維度全方面收集匯總群眾的意見訴求、矛盾糾紛問題、網絡輿情、治安風險隱患等信息,打造信息訴求“集散地”。
“四三三”則指常態化運行“定期會商、定期例會、定期分析、定期聯席”四類研判機制,對匯集信息多層次分析研判,第一時間進行預警反饋;將問題訴求、矛盾糾紛等按事件輕重緩急、化解疑難程度、糾紛雙方當事人數等情況分為“一般性問題、疑難類問題、重大類問題”三個類別,推動群眾反映問題快速有效解決,鍛造問題處置“指揮所”。充分利用“電話督辦、視頻督辦、現場督辦”三種督辦方式跟蹤問效,督促事項快速辦理,落地落實管理責任,構建跟蹤問效“管理站”。
樂善鎮某合作社因發展現代農業種養項目,與村民產生合同糾紛。收集信息后,樂善鎮綜治中心與當地人民法庭、政府等共同分析研判,將此糾紛定為疑難類問題。在多方推心置腹交流、釋法明理的調解下,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在落實層面,樂善鎮綜治中心每周通過電話督辦,最終在3個月后成功引進新業主,促使項目順利推進。
如何避免問題反彈復發?武勝對各類交辦問題和群眾訴求,通過電話和入戶等方式統一回訪,并根據回訪情況,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實行“一事一評”。截至目前,武勝縣通過閉環回訪,建設群眾滿意“服務點”,成功實現訴求“百分百”回訪,群眾滿意度99%以上。
“將進一步完善縣鄉村綜治中心集中受理、統一分流、全程跟蹤、閉環運轉運行機制,發揮‘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功效,努力實現矛盾糾紛總量下降,訴訟案件總量下降,切實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蔽鋭倏h委政法委副書記王勇說道。
(張佳洋 魏弟成 雍劍波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