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有一個讓轄區群眾安全感拉滿的派出所——劉家堡派出所。他們緊緊錨定派出所“主防”的職責定位,以綜合指揮室為核心,積極吸納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精髓,搭上數字化改革的時代快車,打造出“芯勤務、芯執法、芯治理、芯服務、芯警營”的“五芯”楓橋式“未來”派出所,為蘭州市公安機關的基層治理與“未來警務”開拓出全新的模式。
芯勤務:數據賦能,警務運行 “智” 高一籌
在劉家堡派出所綜合指揮室,警力分布、警情動態等數據猶如靈動的音符般在巨幅屏幕上實時跳動,實現“一屏統覽全域、一鍵精準調度”。依托現代警務機制,劉家堡派出所構建起的以情指中心為“龍頭”、大數據實戰中心為“大腦”、綜合指揮室為“神經末梢”的智能勤務網絡,積極發揮強大效能。
“智能勤務網絡帶來的改變很大,以前警情多的時候,有可能出現調度不及時或者不精準的情況,現在一旦有警情,綜合指揮室能夠立刻安排距離最近的警力前往處置,現場畫面實時回傳,值班長可在后方進行遠程指揮,大大提高了處置警情的準確性和效率。”民警蒲軍感慨地說道。
不僅如此,劉家堡派出所還打造了多維度、全時空的警務航空立體化合成作戰體系。依托警用無人機機場,構建“空地一體、人機協同”的防控網絡,預設智能巡航航線,實現自動起降、定點巡航,對重點區域進行空中巡邏。今年春節前夕,市民張女士焦急地報警稱父親和孫子在蘭州植物園走失。派出所迅速啟動“無人機 + 熱成像”應急搜救機制,僅僅20分鐘就找到了爺孫倆,成功為群眾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社區主任聽說此事后感嘆:“派出所對我們老百姓的安全特別負責,這幾年把科技用到了方方面面,讓我們轄區群眾的安全感滿滿。”
芯執法:科技護航,執法辦案提質增效
在劉家堡派出所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數字化與規范執法深度融合。按照警情的應急程度、涉事范圍和潛在風險,警情被精準劃分為“紅、黃、藍”三色。
“這種三色分類管理非常科學。綜合指揮室每天對警情數據進行動態分析,形成了‘日通報、周總結、月分析’的機制。通過及時推送風險提示和糾紛化解任務等操作,我們執法的流程更加規范了,辦案的質量和效率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有著多年辦案經驗的民警吳讓鑫深有體會。
芯治理:網格智聯,基層平安 “觸網即達”
在劉家堡轄區內,一張“數據賦能、網格扎根”的基層治理“安全網”日益編織得嚴密而牢固。派出所大力整合“警格+網格”雙網資源,積極聯動多元力量,與14家重點單位簽訂聯防共治協議,構建起全天候聯動機制。
“這種模式把各方力量都凝聚起來了,效果非常顯著,就拿去年的數據來說,轄區刑事、治安警情分別下降了53%和20%。”副所長張文琦在回顧這一成果時興奮地說。同時,派出所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的優勢,掛牌成立“老警官調解室”。近日,一起險些激化的婚戀糾紛在“老警官調解室”及“三所聯動”調解機制下得到妥善化解,退休民警漢桂玲全程參與其中,所長朱宏軍表示:“漢警官的經驗和耐心在調解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也體現了我們整合資源的正確性,讓很多復雜的矛盾能夠輕松化解。”
芯服務:智慧暖心,便民利民近在咫尺
朝著“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劉家堡派出所深入推進數字化警務服務,通過打通線上線下辦事渠道,實現高頻事項“一網通辦”、異地業務“跨域流轉”。線下整合窗口業務,打造“全功能服務大廳”,還配備了自助體檢機,“一站式”辦理27項交管業務。
“自從這些舉措推行以來,前來辦事的群眾明顯方便了很多。就拿戶籍業務來說,今年就辦理了1500余條,交管業務也有40余條。群眾不需要在各個部門之間來回奔波,直接可實現‘一站式’辦結。”窗口民警介紹。此外,派出所依托分局融媒體中心成立“安小寧”融媒體工作室,通過直播、短視頻等形式普及反詐知識。民警變身“主播”與網友互動、解答問題,開播以來觀看人數每期均在3.5萬人以上。社區居民李女士表示:“這種宣傳方式很新穎,讓老百姓能輕松理解反詐知識。”
芯警營:暖警惠警,隊伍建設活力滿滿
“以前找裝備要花費不少時間在查找和登記上,現在刷臉就行,真的節省了很多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警務工作中。”據介紹,劉家堡派出所以智能化建設為警營管理注入全新活力,裝備管理室投入智能化裝備柜,實現裝備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監管,民警刷臉就能存取裝備,這一舉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時,派出所利用警察書屋成立警寶驛站,里面配備兒童書桌、益智玩具和安全教育繪本,切實解決了民輔警的后顧之憂。民警們都深切地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工作起來動力更加充沛。
今年以來,憑借“五芯”建設,劉家堡派出所在基層治理和警務工作的創新道路上不斷前行,為轄區的平安穩定和群眾的幸福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