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短視頻社交平臺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普及,未成年人網絡失范言行引發的法律糾紛逐年增加。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下野地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學生發布諷刺挖苦老師視頻引發的侵權案件,為校園網絡法治教育提供了范本。快和小編一起復盤,看看發生了什么吧!

“鍵盤俠”附體:一條短視頻引發的“社死”
小宇(化名)是某團初二學生,性格內向且敏感。王老師因班級成績不佳批評學生,小宇認為批評的話語全部是針對自己,產生對王老師誤會,心懷不滿。回家后,偷用母親手機下載王老師與女友合影,發快手短視頻配不當言論,并@小伙伴們“前排圍觀”。視頻一經發出迅速傳播,王老師刷到后,既震驚又氣憤,認為自己肖像權和名譽權受損,當即向學校匯報。學校第一時間聯系下野地法院宋寧寧法官,希望在司法幫助下,妥善處理此事。
法官出手“雙連擊”:普法+道歉一步到位
宋法官迅即前往學校,和校領導一起與王老師當面溝通,了解其訴求。王老師講到:“自己剛大學畢業,十分熱愛教育事業,經常和同學們一起打球。小宇發這樣的視頻,對自己打擊很大,但懲罰不是目的,希望通過法院和學校的共同教育,能讓小宇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希望這件事,能起到警示作用,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宋法官隨即聯系小宇及家長見面,展示視頻內容。小宇家長大感震驚,小宇解釋道:“我物理成績不好,王老師總是批評我,我就想找個方法氣氣他。“
宋法官當即對小宇及其父母進行了現場普法,展示了近年來全國類似案例。
“民法典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宋法官指出小宇的行為侵犯了王老師名譽權,需承擔法律責任。因小宇未成年,財產責任由監護人共擔。

通過釋法析理,小宇的父母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立即刪除了全部視頻,表示會帶著孩子向老師道歉,并主動承擔賠償責任。小宇也從開始的理直氣壯,慢慢低下了頭,對父母和宋法官說:“我錯了,我要向王老師道歉。”
“老師,我錯了!”學生淚灑調解室
“王老師,對不起,我深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我不該那樣做……”小宇主動向王老師鞠躬道歉,流下了懊悔的眼淚。
宋法官遞上小宇的道歉信和承諾書,王老師看后,連連點頭稱:“小宇雖成績一般,但平時遵守紀律,樂于助人。此次事件也讓自己深刻反思,以后將更細心教學,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宇父母也向王老師真誠道歉,表示今后將加強教育,監督孩子正確使用網絡。

為表示感謝,小宇父母為宋法官定制了一面“法潤校園解紛爭,情系師生護成長”的錦旗。他們說:“當聽到宋法官解釋法律條文時,害怕影響孩子的學業,耽誤孩子人生。沒想到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有溫度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