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有嘛能幫到您的?”走進天津市公安局南開分局王頂堤派出所,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身著警服、戴著紅袖標的劉彬總會在看到群眾進門的第一時間,迎上去。
劉彬是王頂堤派出所一位從警30年的“老民警”,原來他是服務社區的“片警”,如今是服務辦事群眾的“大堂警官”。“自從派出所開設‘一窗通辦’窗口,我就一直在這為前來辦事的群眾答疑解惑、引導分流,幫他們盡快把事辦好。”
圖為王頂堤派出所公安服務“一窗通辦”辦事大廳
2023年3月,天津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選定了轄區人口相對密集、經濟較為活躍、業務辦理量較大的32個派出所,試行公安服務“一窗通辦”,將涉及人口、交管、治安、出入境四大類140項公安業務,集中下放到派出所辦理,讓群眾進一扇門、到一個窗口、辦所有事。
王頂堤派出所成為這項工作的首批試點單位之一。“原來派出所面向群眾主要辦理身份證、戶口等單一業務,‘一窗通辦’改革后,外省市戶口遷入、機動車駕駛證期滿換證、電動自行車上牌等140項公安業務,在屬地派出所就能辦。”王頂堤派出所所長宋德軍說。
住在天津市南開區的“新天津人”劉女士從這扇“窗”獲得了便利。今年初,劉女士想要將戶口從外省市遷入天津,一開始她以為要在派出所和原籍所在地之間來回跑幾趟才行。“咨詢完‘大堂警官’,發現只要材料齊全,派出所窗口就能辦。”
“以前,外省市人員投靠配偶、父母投靠子女等戶籍業務,都需要先到各分局戶政大廳,再前往外省市遷出地開具遷移證,最后再返回遷入地派出所辦理落戶,前前后后最少要跑三趟才能完成。”宋德軍說,“一窗通辦”結合“跨省通辦”,相關材料通過系統推送至遷出地派出所進行審批,最快的不到1個小時就能辦理完成。
圖為劉彬在引導群眾辦事
便利的辦事服務,讓王頂堤派出所更有“人氣”,高峰期日接待群眾達到300多人次。“人多的時候,大廳里跟演唱會現場似的。”王頂堤派出所政委許賀杰打趣道,為了讓辦事環境更加有序,派出所辦事大廳在增設窗口、增加警力配置的基礎上,還設置了叫號機、劃設證件受理室。
“我們轄區有個特點,就是老年人多,為了讓老人少排隊,我們特地設置機動窗口,開通了‘70綠色通道’,讓來辦理業務的七十歲以上老年人可以快捷辦理業務。”許賀杰說。
圖為王頂堤派出所公安服務“一窗通辦”辦事大廳內的便民服務設施
自“一窗通辦”改革工作正式實施以來,王頂堤派出所已累計辦理各項業務5.2萬余件,日均業務受理量約為85件。
這離不開劉彬等8位專職在窗口工作的民輔警的付出。“原先我只需要管片、進社區,現在需要搞懂公安服務領域的各項政策,群眾問的時候要答得上來。”劉彬說,為此,他在接受培訓的基礎上,不斷學習摸索,讓自己實現從“專科片警”到“全科大堂警官”的轉變。
擔任“大堂警官”兩年來,劉彬總結出一個十字要訣:人來要主動,溝通不說“不”。“主動溝通,事才能辦得更好,也才更有人情味。”劉彬說。
敞開“一扇窗”,搭起“連心橋”。目前,天津市實現“一窗通辦”的派出所已經由最初的32個擴展到208個,這讓越來越多的市民實現辦事少跑腿、少等待,打通了便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