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作為全國知名的經濟大區、科技強區、創新高地,深圳市南山區地區生產總值連續12年位居廣東省區(縣)第一。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的同時,城市建設更是熱火朝天、日新月異。2025年新年伊始,全區共有36個項目新投入建設,371個在建項目正全速奮力抓進度。
各項工程項目順利開工建設的背后,離不開司法的有力護航。近年來,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聚焦轄區工程建設領域司法需求,堅持專業化審理與參與社會治理并舉,“治已病”“診未病”“防再病”并重,全力防范化解房地產領域風險隱患,保障轄區工程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為南山全力沖刺“萬億級城區”目標保駕護航。
聯動解紛
保障項目平穩落地
“這一次,項目真是活過來了!”2024年12月,南山區某房地產項目正式開盤售賣,看著營銷中心內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的景象,項目負責人老林感慨萬分。
2022年9月,該房地產項目所涉建設單位股權變更,引發股權轉讓糾紛。南山法院立案后,根據當事人申請,依法對項目建設用地使用權中的部分產權份額采取保全查封措施。因項目開發商未能提供擔保用于保全置換,項目運行一時陷入停滯。亟待項目開盤回流資金的投資方、開發商等心急如焚卻又無計可施。
考慮到該項目在建樓盤均已封頂,符合申請預售許可的相關條件,為避免保全措施影響項目進程,在區委、區委政法委領導下,南山法院緊急召開專項會議,與各方當事人以及區住建、不動產登記中心等部門多次溝通協調,在幾無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創新采取“解封宗地—辦理預售許可—預查封房產”的保全變更措施,各部門、各節點環環相扣,僅用時一天即完成了所有流程。
幾天之后,該房地產項目順利開盤發售,當事各方也在法院主持下達成分期還款的和解協議。前兩期款項現已支付到位。
法官走訪轄區企業
為精準服務“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2023年7月,南山法院正式成立了房地產司法審判保障團隊,抽調資深法官組成專審團隊。同時,與區住建、國土、不動產登記中心等部門建立常態化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前端治理體系。針對部分重點房地產項目,與相關職能部門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合力加強全流程風險監管防控。通過案件審理和聯動解紛,及時發現、化解、總結、治理房地產、建設工程領域方面存在的法律風險。
針對涉眾房地產案件及涉重點房企案件,該院積極組織跨部門專業法官會議協同審理,并引入專業技術類專家及相關行業協會等專業人員,建立房地產案件專家調解室、專家咨詢庫,推動建工領域糾紛多元高效化解。
專審團隊成立至今,已妥善辦理涉工程款結算、房屋買賣、房屋租賃案件2000余件,審理涉重點房企、拆遷安置補償等涉眾糾紛案件100余宗,推動64宗系列案件先行實質化解。
靶向普法
為企業精準“開方”
2024年12月,在南山智造·紅花嶺產業園一期項目施工現場,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宣講課”正在熱烈進行中。
為保障產業園區順利建設,“面對面”解答建工領域司法疑問,南山法院民一庭副庭長龐海婷邀請來自建工行業的40余名企業家代表、施工人員走進項目施工現場,就建設工程領域法律風險防范開展深入討論。
法官在社區開展司法助企系列活動
“聽完龐法官這堂課,我們對施工合同風險防范有了更深的認知。以后公司在簽訂合同時,一定對款項計算、結算方式、支付方式等內容進行明確約定,避免模糊條款影響后續工程驗收。”中建二局二公司負責人“課后”表示。
“要寫好司法審判的‘后半篇文章’,需要法官充分總結審判經驗、積極延伸審判職能,做好以審促治工作。”龐海婷介紹道,為幫助更多建工企業識別防范項目建設中的法律風險,2024年12月,她帶領團隊全面梳理近年來涉建工領域糾紛特點、涉訴風險,邀請30余名企業家代表走進法院交流座談,并匯總編寫《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法律風險防控指引》向轄區企業發放,電子文本全網公開供公眾查閱,從源頭減少建工領域涉訴糾紛發生。目前該指引已發放2000余份。
為切實增強企業的法律意識,南山法院還常態化、針對性向相關企業發送《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導信》,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法律風險作出提示、指導,促進涉案企業“除痛去疴”、良性發展。截至目前,已向46家企業發出指導信,對涉訴較多的24家企業面談指導,開展27場助企普法宣講,惠及企業500余家。
審慎保全
營造助企“暖環境”
劉師傅從李老板手里承接了某高層住宅項目的部分土木工程,安排100多名工人為該項目作業。但工程還未完工,工人就被要求退場,雙方就最終結算款起了爭議,劉師傅將李老板以及項目的發包方、承包方、分包方公司全部訴至南山法院,要求三家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同時提出了保全申請。
經調查,劉師傅與李老板簽署的是勞務分包合同,與三家公司并不存在直接合同關系,且三家公司在此項目中對應的工程款均已結算支付完畢。如果依劉師傅申請,保全凍結企業賬戶,將給三家公司后續經營造成不良影響。
考慮到百余名工人的工資權益和三家建工企業的正常運營,承辦法官迅速組織開庭,判決違法轉包的李老板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并向劉師傅釋法說理。劉師傅最終撤銷了針對三家企業的保全申請。
建工案件往往涉及發包方、轉包方、分包方、實際施工人、掛靠單位等多方主體,原告難以清晰辨別責任主體,導致參與工程項目的相關無責企業被動涉訴的情況常有發生。
為平衡保障當事人勝訴權益及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南山法院審慎采取保全措施,避免明顯超標的查封,對不應保全、惡意保全、濫用保全的情況依法不予保全,并在全市法院率先試行“固定賬戶查封”“最高額銀行獨立保函”等替代性保全查封機制,為轄區多家建工企業釋放上億元流動資金。
法官為群眾答疑解惑
“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我們在執行涉建設工程領域相關案件時,秉承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堅持以溝通為先,為涉案企業配合履行提出如實申報財產、分期還款、保理支付、召開債權人會議、防控法律風險等執行建議,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激活營商環境‘一池春水’。”南山法院執行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