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18億背后的護“李”隊
            時間:2025-04-04 16:58來源: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南方+客戶端責任編輯: 李鴿

            再過一個多月,就是最佳采摘季了。

            走進群山環抱的廣東茂名信宜市錢排鎮,漫山遍野的“銀妃”三華李掛滿枝頭,一個個青澀的果子正努力汲取陽光“長身體”。

            作為“中國三華李第一鎮”,錢排鎮三華李種植面積超10萬畝,年產值超18億元,果園年接待游客90萬人次。從種植采摘到電商直播、農文旅融合……全產業鏈“井噴”發展。

            產業發展的背后,信宜市人民法院合水人民法庭創新打造“筑基、聚力、創優”三維司法服務網絡,為這塊金字招牌注入法治動能。

            訴前調解

            跑出“新速度”

            “法官,我已經收到第一筆還款了,多虧了你們的高效調解!”春節前夕,合水法庭庭長李繼生接到當事人池某的電話。

            這起同村種植戶與購銷戶之間的普通購銷糾紛,合水法庭及時溝通協調,協助雙方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意向,從收案到調解僅用3天便塵埃落定。池某也如約收到第一筆款項。

            調解追求高效、便捷,幫助當事人解決燃眉之急。這樣的“上門服務”正是合水法庭高效調解的一個縮影。

            三華李樹下,法官調解糾紛

            在2024年三華李品果節法治宣傳現場,果農凌某正向同行們講述他的維權經歷:其受托為福建客商陳某代購4000公斤三華李后,卻遭拖欠1.7萬余元貨款。

            該案訴至信宜法院后,經“優先立案+快速審理”機制,他很快拿到了合水法庭作出的生效判決,法庭還持續追蹤督促履行,最終促成陳某主動履行還款義務。

            “跨省維權都能這么快幫我審結,讓我們經營更有底氣!”如今,凌某已成為一名產業法治宣傳志愿者。

            針對當地特色農業糾紛跨區域、季節性強等特點,信宜法院還創新構建“立審執”全鏈條保障機制,在立案環節開辟綠色通道,在簡案快辦基礎上推行要素式審判,在執行環節建立動態跟蹤臺賬,提升各環節效率。此外,還將司法服務前移至山間地頭,依托“法官+調解員+村干部”聯動模式,深入鄉村、社區,主動上門調解糾紛,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訴前。

            2024年,該院共成功調解各類民事糾紛3525件,調解成功率達60%以上,其中涉農糾紛占比逾38%。通過訴前調解,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大幅減輕,解紛周期也明顯縮短,平均調解時長18.48天,真正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

            多元共治

            織就護航“保障網”

            “三華李馬上要成熟了,欠款追回來,我就有錢請人摘果了,真心感謝法官和調解員幫我解決了燃眉之急!”仲春時節,錢排鎮三華李的種植戶阿梅在視頻里連連致謝。

            此前,阿梅經人介紹結識了來收購三華李的李某,李某委托阿梅代為收購三華李,雙方約定除按市場價結算貨款外,還按斤另付溢價報酬。但到結算時,李某未能按時付款,僅以借款的形式簽訂借款借據,承諾分兩期還清欠款。后又以各種理由拒絕付款。

            阿梅心急不已,無奈之下來到鎮司法惠民服務中心咨詢。“你這糾紛事實清楚,可以嘗試溝通調解。”值班法官助理引導阿梅申請調解。

            2天后,錢排鎮三華李產業協會的“三華李專家”調解員陳天福,便約阿梅與李某來中心進行調解。通過發揮“人民法庭+司法惠民”作用,連線法官開展線上說法,調解員線下勸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司法惠民服務中心當場出具調解書,并線上向合水法庭申請司法確認。

            隨著“銀妃”品牌聲名鵲起,購銷合同糾紛也隨之增加。面對果農法律意識薄弱、合同訂立不規范等問題,信宜法院創新構建“人民法庭+司法惠民+產業協會”協同解紛機制,在全市各鎮街成立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憑借“線上+線下”的豐富解紛資源優勢,成為法庭司法服務保障三華李產業的強大助力。

            法官送法進三華李產業園

            “我們一直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聯合多方力量共建協作機制,推動審判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靠前設置法律咨詢服務站,結合各鎮街司法惠民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就地普法解紛,為‘銀妃’三華李的種植、采摘、銷售這條特色品牌產業鏈提供優質高效司法服務。”信宜法院相關負責人說道。

            特色服務

            點亮發展“新征程”

            “陳嬸,打包裝的工錢收到了沒?”

            “凌妹子,給!這是新整理的直播帶貨典型案例。”

            “老張,兄弟倆沒再因為這兩棵樹吵了吧?”

            ……

            果園、直播工作室、三華李電子商務園,到處都有合水法庭干警的身影和貼心問候。

            每到農忙時節,法庭還借助“外援”,結合“平安大走訪”活動,定期派干警到全鎮各村居開展走訪普法,面對面為群眾答疑解惑。

            法官送法進三華李產業園

            在錢排鎮李花谷與雙合村交界處的法律咨詢點,一位跟團旅游的游客提出疑問:“導游說只包門票不包觀光車票,這合理嗎?”

            干警引導其查看行程訂單,明確合同約定內容。游客看后滿意地坐上了車,笑道:“雖然是小錢,但清楚該付哪些錢,心里踏實多了。”

            合水法庭深知,增強群眾法治意識是源頭解紛的關鍵。“我們在走訪中了解群眾需求,對收集的情況匯總分析,結合涉三華李產業案件審理情況,針對糾紛多發環節選編典型案例、印制普法宣傳手冊發放給大家。”李繼生說。

            法官背上國徽到果園開展巡回審判

            “你看,這是我們審理的一宗發生在錢排村的案件,情況和你們一模一樣,這個判決中院也維持了……”2024年12月,錢排鎮某村李氏兄弟因種植三華李發生了田地界至糾紛,村委多次調停也未能徹底解決問題。合水法庭法官梁權鵬來到兄弟倆家中以案釋法。最終促成兩兄弟達成一致調解意見并簽訂和解協議。

            近年來,合水法庭以“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為契機,為三華李產業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務,其打造的“守護‘銀妃’花果山”特色法治實踐活動,成為信宜法院保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重要成果。

            法官背上國徽到果園開展巡回審判

            在剛剛結束的“李花節”文旅小高潮期間,該庭實現涉三華李農旅融合領域糾紛0收案。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