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調解、宣傳防范、服務群眾……為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河北省張家口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內精心組建了熟悉群眾情況、熱愛支持公安事業的“義警隊伍”,目前共有在冊義警隊員3346名,其中專業技能人才274名,最大限度發動群防群治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特別是在“冬季行動”和全市開展的平安夜巡活動中,形成了警民攜手共護安全的良好局面。
?匯聚公“義”參與社會共治
2024年12月20日19時38分,蔚州義警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有車輛及人員被困蔚縣草溝堡東甸子梁。隨后,義警隊員在民警帶領下,組成救援突擊小隊,攜帶裝備出發。當時正是大雪天,路況差,汽車無法行駛,他們徒步兩公里抵達后,見被困車輛被積雪掩埋大半,車內人員情況非常危急。零下25攝氏度的氣溫下,大家不顧嚴寒,迅速投入救援,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張營救,終于救出被困人員。
蔚州義警的暖心之舉正是張家口市各區縣義警協會因地制宜,參與社會共治的一個縮影。
張家口市公安局明確將義警等社會團體定位為公安機關的重要治安輔助力量,細致劃分角色,分別在基層組建巡邏員、調解員、信息員、安全員、宣傳員等隊伍,形成“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格局。
張家口市義警聯合會統籌協調區縣協會,圍繞重要節點,按照就近原則,配合民警圍繞人流密集場所、大型商超、醫院、學校、車站、夜市經濟圈等治安復雜區域開展巡邏。各地義警協會在屬地區縣公安局的指導下,組織隊員參與本地安全保衛工作。
義警隊員還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加強與轄區派出所溝通,全面排查矛盾糾紛。“冬季行動”開展以來,全市義警協助公安機關化解矛盾糾紛147起。從2024年11月到12月,蔚州義警四次救援被大雪封困在小五臺山的驢友;各區縣義警幫助找回走失人員19人。
?護學行動讓孩子平安入校
“叔叔阿姨請留步,義警伯伯會帶我們過馬路,請您即停即走,放心上班工作……”每天清早,這段溫馨的廣播宣傳語都會在橋東區衛華小學的校門口響起。送孩子上學的王女士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但心中的感動卻從未減少。“學校門口不僅有交警指揮,還有義警護送孩子們下車進學校,道路更通暢了,孩子們上學也更安全了。”
改變源于去年6月的一次創新嘗試。張家口市公安局以橋西區北新村小學為試點,聯合交警、派出所、橋西義警和北新村小學,共同組建了一支以家長為主體的義警護學崗隊伍。這支隊伍迅速發揮了作用,不僅保障了學生們的安全,還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贏得了家長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隨后,這一經驗被迅速推廣至全市。如今,全市共17個區縣的學校門口,都能看到義警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站崗服務、貼心護學,每一次揮手、每一次微笑,都傳遞著溫暖與安心。
?打造品牌一地一特色
義警隊伍的有序發展,見證了“楓橋經驗”在該市的落地生根。去年以來,張家口市在義警的長遠發展上下功夫,努力打造“義警”品牌。
萬全佑衛義警的“小平安、大治理”,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展現了義警隊伍的精神力量;崇禮雪國義警注重實效與長效,通過數字賦能和網格化管理,積極參與糾紛調解和社情訪情;懷來義警聚焦“領”字和“全”字,推出“順路辦”“預約辦”“空巢辦”等便民服務;蔚縣蔚州義警則以“三個保障”為核心,打造了“暖泉樹花”和“雪域救援”等特色品牌。
如今,每天活躍在大街小巷的義警已經成為張家口市平安建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楓橋經驗”,守護著群眾的安全與幸福。義警隊伍的不斷發展壯大,不僅提升了社會治安防控水平,還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