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守護安寧展擔當 千里北疆起和聲
            時間:2025-01-16 16:19來源:《呼倫貝爾新聞》微信公眾號責任編輯: 安羽

            在內蒙古呼倫貝爾25.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8個民族220多萬各族干部群眾安其居,暢其行,樂其業······如今,一幅幅邊疆安全穩定、社會和諧安寧的美好畫卷在呼倫貝爾大地徐徐展開,描繪出呼倫貝爾無垠遼闊的生態發展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周年。十年來,呼倫貝爾市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加快構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體系,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全力維護社會和諧、邊疆穩固的良好局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全面書寫好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呼倫貝爾篇章。

            強化黨建引領建強基層堡壘

            奏響守邊固邊興邊“協奏曲”

            巍巍山嶺見證著呼倫貝爾市的發展變化,壯美邊疆訴說著和諧穩定的動人故事。在呼倫貝爾市長達1733.32公里的邊境線上,如珍珠般點綴著6個邊境旗市區、8個國家級對外開放口岸。千里邊關,廣大戍邊官兵、黨政機關黨員干部、自愿守邊的護邊員等共同形成了群防群控的強邊固防合力,與各族群眾一道,共同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

            近年來,呼倫貝爾市立足邊境防控的特點和實際,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助推群防群治建設縱深推進,進一步提升邊境管控效能,在呼倫貝爾大草原繪就了一道靚麗“楓”景線。

            諾門罕布日德邊境派出所民警在古日班賽罕流動警務室開展群眾工作

            “我們被困在高速上4個多小時了,請幫幫我們!”2024年8月31日,由于降雨量大,一輛出租車打滑撞到防護欄,停在路邊后無法正常啟動。接到群眾求助電話后,滿洲里邊境管理大隊二卡邊境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趕到現場開展救助,成功將3名乘客及隨身行李轉移到警車上帶離高速,并為他們找到前往市區的出租車。

            從解救被困群眾到抓獲在逃人員,再到送證上門服務······每一次高效服務的背后,都是民警們把群眾的事情當成重要的事情認真辦、首要的事情優先辦的生動寫照。近年來,呼倫貝爾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發展“楓橋經驗”指示要求,在全市224個邊境嘎查(村、社區)推行“黨務聯建、村務聯謀、警務聯抓”“三務融合”模式,做到黨務引領村務和警務,警務為黨務、村務保駕護航,發揮“三務融合”集成效能全力化解矛盾糾紛,實現了邊境地區環境共治共享、資源應用盡用、穩定由小匯大,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使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更加牢固。

            罕達蓋邊境派出所民警在“三務合一”工作站為群眾答疑解惑

            通過10余年的發展,“三務融合”模式已由最初的一村一警輻射帶動全市78個固定(流動)警務室、警務工作站、值守卡點,231名民警村官和1117名護邊員,聯系3萬余戶、7萬余名群眾和1475名社區嘎查企事業單位黨員,成為基層社會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舉措和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實踐的可行路徑。

            提升治理能力守護平安底色

            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新活力

            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群眾辦事更加便捷、基層基礎更加堅實······如今,呼倫貝爾不斷擦亮平安底色,堅決守護萬家幸福,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踐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近年來,我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堅持專項治理與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全面加強制度體系建設、社會治安整體防控、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基層基礎工作,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平安呼倫貝爾”建設高質高效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駛入“快車道”。

            走進額爾古納市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大廳內寬敞明亮、設施完備,窗口服務流程清晰,法律咨詢、行政復議、司法鑒定、人民調解等服務窗口人來人往、井然有序,“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工作目標在這里得以實現。

            呼倫貝爾市聚焦多元解紛,堅持分類施策、久久為功,構建市、縣、鄉、村四級“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建設體系,實現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大調解無縫對接。積極拓展“五方調解”“四微四化”“涉外矛盾解紛”等5個全區“楓橋經驗”典型工作品牌,系統集成推廣經驗成果,以品牌效應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讓一地探索的“盆景”變為全域“楓景”。

            海東青騎警隊民警為老鄉糾紛事宜進行調節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和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已全方位嵌入到基層社會治理過程。呼倫貝爾市進一步完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推進大數據運用、互聯網+等數字化建設,以“線下實體化+線上信息化”的模式,探索建設呼倫貝爾“線上解紛”系統“呼必行”微信小程序,持續提升基層治理的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全面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讓矛盾糾紛化解“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平安是最重要的民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呼倫貝爾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牢固樹立源頭管控意識,堅持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并舉,持續開展治安清理,強化巡邏管控,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電信詐騙、“黃賭毒”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行為。樹立命案可防可控的理念,做好“民轉刑”“刑轉命”案件防控工作,形成全社會抓命案防控的態勢。持續打擊養老詐騙,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從嚴治警深耕現代警務

            鍛造過硬公安鐵軍新風貌

            著力防范化解各類矛盾風險、深入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制定若干便民利企措施······從一域到全局,呼倫貝爾的“平安答卷”沉甸甸、分量足。

            一直以來,呼倫貝爾市不斷強化政治擔當,忠誠履行職責使命,在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上持續發力,有力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為筑牢祖國北疆安全穩定屏障貢獻呼倫貝爾力量。

            警燈閃爍、警車穿梭,隨處可見的公安民警輔警的藏藍色身影如同平安音符,躍動在人民群眾的心間。呼倫貝爾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持續擦亮“平安呼倫貝爾”金字招牌。通過重拳打擊“黃賭毒”“食藥環”“盜搶騙”等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常態開展“大清查、大整治、大收繳”專項行動和公共安全隱患風險排查整治工作,做精做強“網格+警格”模式、“隊所社義”機制和“平安義警”建設,不斷夯實呼倫貝爾高質量發展根基,繪就平安呼倫貝爾畫卷。

            “警官您好,我要報警,我們店的一件價值2600元的羽絨服丟了!”一件羽絨服被“神偷奶媽”盜走,海拉爾公安分局正陽派出所依托警務協同機制,僅用4小時便破案追贓。

            近年來,呼倫貝爾始終堅持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堅持技術、機制、體制“三輪驅動”,持續深化“公安大腦”建設,健全“情指行”一體化運行總機制,全面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全面構建智慧公安新機制、現代警務新體系,讓人民平安幸福更充盈。

            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呼倫貝爾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就寫在萬家燈火之中。面向未來,呼倫貝爾將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加快構建大安全格局、完善大平安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為祖國北疆的安全穩定持續貢獻磅礴力量,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續寫更加璀璨的華章。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