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雞西市梨樹區委政法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持“法寓于理、理融于情”理念,創新“法理情”三維調解工作法,全力打造“一網統領、一抓到底、一心為民”的共治共享治理模式,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弭于萌芽。
組建三級隊伍
構筑三維調解“基礎”
建立“家家熟”講“情”網格。堅持“黨員帶頭、發動群眾,全域覆蓋、到戶到人,用心辦事、以情待民”原則,利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建立基層網格、社區(村屯)、鎮街三級92個網格的組織體系,采取“1+N”模式組建304名(專職、兼職、專業)網格員隊伍,通過點對點模式,做到聯系群眾全覆蓋、服務群眾全覆蓋。今年以來,累計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33件。形成“多元化”講“理”社村。組建“惠丫頭”“朱大姐”等10個品牌調解室,統一協調公檢法、工青婦、水電熱等40多個職能部門,按照“政法單位集中入駐、職能部門輪換到崗、涉事科室隨叫隨到”工作機制,創建綜治統籌、司法指導和人民調解的“多元說理”平臺。今年以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處置各方面訴求及各類事件2971件。打造“專業化”講“法”鎮街。成立21個人民調解委員會,選任人民調解員83名,人民調解委員會年平均化解矛盾60余件,調解成功率達95%。整合“四所一庭一中心”“四警一律一專”政法力量,組建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擔當作為、廉潔奉公的高素質政法調解員隊伍。今年以來,“四警一律一專”發動政法力量73人,累計開展工作230余次、調解糾紛80件。
建立三項機制
凝集三維調解“力量”
“以情動人”簡單糾紛就地化解。網格定期對社情、民情、險情、輿情、網情等分析研判,建立“組織走在預測前、預測走在預防前、預防走在調解前、調解走在激化前”的“四前”預防機制。將百姓的問題“入賬”處理。今年前三季度,共化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51件,以實際行動解民憂、紓民困、促和諧。“以理服人”復雜糾紛多元化解。針對土地、物業、房產、市政等政策性、專業性強的復雜矛盾,建立責任、管理雙無縫體系,即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就地化解和誰主管、誰負責的矛盾糾紛處置管理無縫隙;按照登記、分流、調解、達成協議、結案存檔、跟蹤回訪等流程無縫隙。采用“苗頭性、易激化、經濟、贍養撫養、傾向性牽連性、影響生產”“六優先”調處介入機制,建立矛盾糾紛化解責任制,壓實責任,推動糾紛聯調、問題聯治、工作聯動。今年前三季度,組織相關部門、行業專家聯動調處物業、土地等矛盾糾紛66件,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標準化、規范化運行。“以法示人”疑難糾紛聯合化解。對涉及繼承、勞務、經濟合同、民間借貸等范疇的疑難糾紛,由司法干警、法律顧問等人員快速介入“把脈問診”,采用“傾聽陳述專心、調查取證細心、開展疏導耐心、調處糾紛誠心、下達結論公心、遇到反復恒心”的“六心”調解機制,確保達到“合法、息事、寧人”的調解效果。今年前三季度,召開聯席會議15次,會商研究銜接聯動工作19次,聯動化解疑難案件17件。
締造三度融合
確立三維調解“內涵”
感同身受講透“情”。始終守牢為民的“初心”、化解矛盾的“重心”,組織全區網格員采用“挨家走、包打聽、到處看、細致問、隨手記、及時報、馬上辦”“七步法”巡查入戶,每天在微信群里進行一次問詢,每月開展一輪入戶“大走訪”,主動收集群眾內部矛盾及熱難點問題,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臺賬139件,化解137件。循循善誘講明“理”。為持續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各職能部門基層工作人員采用“見面笑、起身迎、請上坐、倒杯水、親切問、耐心聽、認真記”“七步法”接待,讓調解員變為“服務員”,不斷加強工作人員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義正辭嚴講清“法”。積極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以“法結”解群眾的“心結”,用說“大白話、家常話、貼心話、暖情話、真心話、感人話、內行話”的“七步法”調解,讓群眾之間“劍拔弩張”的矛盾糾紛變為“握手言和”的融洽氣氛。今年以來,舉辦法律講堂19次,參與群眾近千人次,為提升群眾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作出扎實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