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迎來一個特殊的評估組,評估的內容就是“校園安全綜合治理”情況。今年初,該項目被納入“金山區政法系統重點實事項目”,并以清單方式將任務分解到教育部門和相關政法單位。
據悉,這已經是上海市金山區連續3年開展政法系統辦實事活動,有效推動解決了一批社會治理難點、痛點和堵點問題。今年以來,金山區根據“重點實事項目”實施的經驗積累,進一步創新建立了“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化解機制”,實現風險隱患排查化解的全領域覆蓋、全方位推動和全周期管理。
“金山是上海的西南門戶,面對‘南北轉型’戰略要求,金山區要依托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法治建設護航高質量發展,著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金山區委書記劉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矛盾糾紛聯排共處是主動適應基層社會治理新形勢的能動之舉,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之舉,是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的民生之舉。”
抓點拓面辦實事
日前,記者來到金山區某建筑工地,一輛輛綠色渣土運輸車正有序進場,操作規范,駕駛員執照齊全,并接受全程監控……
曾幾何時,渣土車手續不全、野蠻駕駛、污染道路及隨意傾倒等問題成為“老大難”。2022年,金山區首次創新實施政法系統“重點實事項目”,將“渣土車專項治理”列入其中,并制定印發相關治理方案,由區掃黑辦、區綠化市容局、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區生態環境局等多部門共同實施。
“專項治理方案細化了各單位參與社會治理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從找準風險隱患,到消除管理盲區,再到提升治理效能,為各單位相互協作提供了可行性方案。”金山區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陳堅說。
近3年來,金山區先后推進了16項政法“重點實事項目”,有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在對實事項目推進和評估過程中,金山區委政法委進一步探尋社會治理難的根源性問題,總結為三大原因:一是風險排查不徹底,二是跨部門糾紛化解能力受限,三是信息流轉不暢導致聯動處置效率不高。
那么,如何有效解決這三大問題呢?金山區委政法委創設性地建立了“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化解機制”。同時通過充分走訪調研,傾聽民聲民意,配套形成一份覆蓋十大領域,共計138種矛盾糾紛的責任清單。
金山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干永飛說:“從‘重點實事項目’到‘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化解機制’,我們通過抓點拓面,不斷強化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加強風險隱患感知能力,讓群眾反映訴求有渠道,職能部門化解糾紛有實招,確保社會面的長治久安。”
清單運作解民憂
“盛書記,我現在在杭州做電商,生活都安頓好了,謝謝你們的關心和幫助。”近日,金山區廊下鎮黨委副書記盛雪鋒收到一條信息,此前發信人開網約車時發生車損事故,還因交通違法接受處罰,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個人生活困頓極易導致社會不穩定因素發生,我們通過排摸走訪了解情況后,立即與區交通委、區司法局等單位啟動‘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化解機制’,為其開展心理疏導,并幫助他申領了社會救助金。”盛雪鋒說。
為實現對各類矛盾糾紛和涉穩風險的全方位排查、全維度化解、全鏈條防范,金山區依托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經驗優勢,按“一縱一橫”矛盾糾紛化解格局細分責任清單。
橫向上,明確牽頭部門和責任部門的清單目錄,強化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承擔平安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從聯排、共處到化解,堅持資源整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時要求堅持群眾路線,善于依靠群防群治力量,把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縱向上,明確區、街鎮(園區)、村(居)三級清單目錄,并要求三級聯動排查化解矛盾隱患。具體做法是依托“智慧綜治”平臺,由村(社區)網格員、調解員實時上傳排查隱患,對于案情簡單、爭議不大的案事件就地化解;對復雜疑難的案事件,協調相關部門解決,當事人可實時追溯進度和結果,轄區糾紛情況也一目了然。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一方面要加強科技應用和數字賦能,做到風險隱患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堅持把治理力量下沉基層,確保解決問題手中有招。實踐證明,矛盾糾紛的聯排共處極大提升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工作效能。今年以來,全區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9.7%,成功防阻10余起高風險糾紛。”金山區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姜偉良說。
評估督導落責任
近日,記者來到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時,大禮堂里正在舉辦一場“走好人生關鍵幾步”的大思政課,駐校警官趙海斌結合其工作經歷從“家風傳承、信念堅定、青春奮斗、善做善成”等方面就如何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給學生授課。
他告訴記者,“校園安全綜合治理”納入重點實施項目后,越來越多的民警、檢察官和法官走進校園,指導開展思政、總體國家安全觀、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工作。
“近些年來,校園安全風險多樣化、復雜化,僅靠校園管理難以應對,‘重點實事項目’的實施,推進學校與政法各單位建立了信息共享、風險共防、問題共處的聯排共處新機制,切實守牢校園政治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和治安安全的底線,并大幅提升了依法治校的水平和質效。”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平杰深有感觸。
為了推進“重點實事項目”落地見效,金山區從時間、空間和隊伍建設三大維度建立了督導評估機制,確保任務清單層層落實、人人有責。
在時間維度上,確定推進實施的時間表,要求定期將推進情況和階段性成效及時上報區委政法委,最后遞交完成情況評估表;
在空間維度上,要求及時總結固化經驗,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在全市、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金山樣本”;
在隊伍建設維度上,讓廣大青年干警廣泛參與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學會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并使之成為評優選優的重要依據,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新時代政法鐵軍。
“‘矛盾糾紛聯排共處化解機制’要切實打造好事前、事中、事后的治理閉環,就必須時時扣緊責任鏈;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編織堅實的基層治理網,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四治并舉’,有效營造平安穩定和諧的社會發展環境。”金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唐衛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