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南湖自古就有“江東一大都會”的美譽,如今地處上海、杭州、蘇州、寧波四大高能級城市的黃金十字中心,是上海經濟圈、杭州灣經濟圈、環太湖經濟圈“三大經濟圈”的融合地,更是長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和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金南翼的中心城區。
作為屬地法院,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公正與效率”主題,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延伸司法服務,匯聚解紛資源,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繪就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繁花新篇。
多元解紛彰顯善治效能
“感謝法官和調解員從中調解,挽回了我們企業的聲譽。”近日,在嘉興市江蘇商會共享法庭,調解員謝冬梅成功跨域調解了一起合同糾紛,當事企業深表感謝。
某信息公司與位于南京的某影視公司因利潤分成“對簿公堂”。為盡快化解糾紛,謝冬梅在仔細閱卷后,組織當事雙方線上調解,同時邀請法官指導調解,“長三角跨域解紛工作站”的駐站律師參與調解,形成矛盾化解合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僅1小時,當事雙方就達成了初步調解意見,也為雙方今后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可能。
“長三角跨域解紛工作站”是今年9月在南湖區社會治理中心揭牌啟用的,南湖法院依托該解紛工作站,有效整合長三角跨域解紛資源,開展涉長三角地區糾紛訴前調解工作,全面提升糾紛化解效能。
不僅如此,南湖法院還在鎮街探索推行糾紛分層化解機制,逐步形成“部門、鎮街調-專業組織調-法院處置”的三級過濾模式,積極運用“1+N”“雙向派駐”等多元解紛工作機制,促使民商事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此外,南湖法院通過加強類型化解紛組織和市場化解紛組織的聯動融合,推動實體化運作金融、交通事故、房地產、物業服務、勞動爭議、知識產權等高頻糾紛的行業調解組織,同時推動成立嘉興市禾諧調解中心開展市場化解紛。
通過發揮職能優勢,南湖法院積極推動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分科診療”。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湖法院訴前調解成功案件2817件,同比增長25.6%。
向前一步延伸司法服務
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在辦好每一起案件的基礎上,南湖法院更注重糾紛產生的原因分析、源頭預防,通過一份份司法建議賦能社會治理。
“我們在走訪部分物業公司的基礎上,對近年來全區辦理的物業合同糾紛案件進行了專題研究,現就進一步加強物業行業管理問題向你局提出相關建議……”南湖法院在審理眾多物業管理糾紛中發現,開發商建設遺留問題突出讓物業管理壓力倍增,對物業的監管體制和監管措施也不夠完善,遂向轄區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
“感謝法院對我們提出的寶貴意見。接下來,我局將持續探索物業行業管理新路徑,不斷提升南湖區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推動住宅小區從‘有人管’變為‘管得好’……”區有關部門表示將專題研究部署并認真落實整改。
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法院物業糾紛案件數量同比下降5.26%。
除制發司法建議外,南湖法院還立足群眾司法需求,堅持“抓前端、治未病”,持續深入開展“法護營商大走訪”“企業法律風險提示”“百庭進百村”等活動,厚培前端非訴解紛法治土壤。
三級聯動深化執行“一件事”
“我愿意先付掉一部分,我也一直在抓緊掙錢,爭取趕緊把欠下的錢還掉。”面對執行法官和村書記的勸誡,被執行人唐某表了態。
唐某因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成了被執行人,人也避而不見。在一次集中行動中,承辦法官來到了唐某的老家——南湖區大橋鎮江南村尋人。江南村的村書記得知后,立即帶著執行法官來到唐某家,發現他不在家后,又帶法官趕赴某工地,找到了正在干活的唐某。
“老唐,我早就勸你趕緊履行!你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要是再被拘留,家里生計怎么辦?”村書記有些“恨鐵不成鋼”。在法官和村書記的勸誡下,唐某被觸動,當場履行了部分款項,并與申請人達成執行和解。
今年5月,南湖法院召開了“三級聯動深化執行‘一件事’改革專項行動”推進會,構建了黨委領導下的區、鎮街、村社三級聯動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機制,不斷深化三級聯動新格局。
此外,南湖區法院推行執前、執中“組合拳”:執前,建立執前督促程序,多渠道、多途徑提醒督促義務人主動履行義務;執中,積極探索“立審執”工作機制,加大“執轉破”“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力度,常態化開展凌晨突擊專項行動,終本案件動態監測……在這樣的全鏈條、全流程管理體系之下,截至今年10月,該院執行到位率同比上升14.97%、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同比下降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