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多虧了許警官,不然我們還是不得安生。”
12月10日午后,小雨,84歲的嚴老爹正和老伴在家腌咸菜。見到上門的社區民警許圣耀,老兩口停下手中活兒,和他攀談了起來。
嚴老爹住的社區叫關西社區,是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卓刀泉街道的老舊社區。
樓上房屋漏水,吵得老兩口不得安生。他們多次上門溝通,均無功而返。
想到自己收到的反詐宣傳單上印著許圣耀的個人電話,老兩口試著撥了過去。民警立即趕來了解情況,并聯合社區、物業多次到樓上做工作,最終促使其修補了漏水處。
前不久,老兩口為警務室送來錦旗,上書:民有所呼,你有所應;民有所求,你有所為。
在關西社區警務室,掛滿了居民們送來的錦旗。
今年以來,關西社區與警務室攜手,共同化解矛盾糾紛116起,現場聯合處置應急突發事件12起,社區警務警情與往年相比下降31%。
變化不只發生在關西社區。
近年來,卓刀泉街道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與轄區派出所共同探索建立“警社聯動”工作機制,推動“隊伍共育、信息共享、事件共處”,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卓刀泉街道與轄區派出所推行社警一體化建設,實行“民警進班子、網格結對子、志愿找搭子”隊伍共育機制,推動警務工作和社區日常工作在組織上有機融合。
卓刀泉街道在社區一級推動民警進社區“兩委”班子,20名民警兼任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居委會主任助理;因地制宜將公安警務力量納入網格序列,用好社區警務室站點力量,推動流動人口協管員等警務輔助人員與社區網格員結對。
同時,按照“一社一隊伍”的工作機制,由民警與社區牽頭,發動物業安保、治安巡邏員等社會力量,組建平安建設聯動志愿隊伍,切實提升整體工作合力。
基層治理離不開信息支撐。
卓刀泉街道積極組建轄區“警社信息互通網絡”,整合社警雙方12345政務熱線、“法指針”、警務通等信息平臺,整合平安建設基礎信息、矛盾糾紛隱患排查信息等信息數據,實現實時交流情報信息,提前預警風險隱患。
“社區和警務室密切配合,無事月會商、小事周會商、急事時時商,共同用心用情為民服務。”關西社區黨委書記張敏說。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和警務力量協同作戰能力,卓刀泉街道還攜手派出所指導轄區內警社雙方依托社區黨群中心、警務室兩大站點,實行“聯建聯通、聯查聯巡、聯動聯調”的事件共處機制。
“我們和社區采取同步出動、聯查聯巡的方式,常態化開展排查走訪,發生警情、民情時共同出動、聯動處置?!痹S圣耀將自己的電話公示在社區里,“群眾遇到困難可隨時打我電話?!?/p>
隨著“警社聯動”走深走實,近三年卓刀泉街道矛盾糾紛數量逐年下降、群眾滿意度不斷攀升。
卓刀泉街道正聯手派出所制定相關實施意見,為深化“警社聯動”工作機制提供支撐保障和激勵保障。
“我們將總結提煉轄區特色經驗,推廣‘警社聯動’工作機制,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成為常態,為轄區社會治安筑牢堅實屏障?!焙樯絽^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