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地處長江巫峽口兩岸。近年來,巴東縣人民法院樹牢“如我在訴”理念,堅持抓前端、治未病,繪就了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另一種峽江“楓”景。
今年1月至11月,共受理各類案件6902件,審執結5999件,結案率86.92%,一審裁判服判息訴率92.24%,民商事案件調解率57.94%。
讓多元共治“活”起來
以“司法審判+行政調解+社會解紛”“法院+工會”“法院+金融”等方式,全面嵌入黨委牽頭的矛盾調解化解體系,打造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矛盾調解中心、共享法庭“四位一體”、覆蓋縣鄉村的三級解紛服務網。
成立訴前委派調解服務中心,聘任熱心調解工作、熟悉風土人情的特邀調解員,推進訴前委派調解工作。1月至11月共調解訴前委派案件1407件,訴前調解成功率為53.44%。
針對贍養、離婚糾紛等多發易發糾紛,綜合運用司法、行政和社會力量,最大程度實現矛盾糾紛“不出網、不上交、不激化”。
讓實質解紛“快”起來
堅持分調裁審與全程調解相呼應,不斷優化法庭布局,設立巡回辦案點,建立共享法庭。
某茶葉公司拖欠易某等24人勞務工資近20萬元未支付,易某等24人訴請法院解決。在“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調解員主持下,通過線上遠程調解,案件在2個小時之內處理完畢。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通過法院進行了司法確認。
構建分層遞進、繁簡分流、快慢分道的“分調裁審”配套體系,讓解決矛盾糾紛更多元、更快捷、更方便。1月至11月,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為30.97%。
發揮司法建議外溢效應,推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今年以協調方式處理行政爭議占比54.5%。
讓訴訟服務“優”起來
在轄區建設村(社區)共享法庭,實現了全縣共享法庭全覆蓋。全面暢通“線上+線下”一體化全域立案、全域解紛渠道,變“面對面”為“鍵對鍵”“屏對屏”,降低訴訟成本。
河南籍男子高某與巴東籍女子陳某在浙江杭州工作時確立戀愛關系,并登記結婚。2018年3月,陳某前往日本留學,雙方長期分居。今年1月,高某訴至法院要求與陳某離婚。
案件辦理中,巴東縣官渡口人民法庭通過線上調解訴訟模式,連線遠在日本的當事人陳某,跨國調解了這起離婚糾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