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社區居民都知道,這份平安來之不易,凝聚著縣委、縣政府的高瞻遠矚,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和基層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辛勤工作。正是因為有你們的堅守和付出,我們才能夠享受到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寧與和諧。”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漹城街道牌坊社區居民熊瑋笑著說道。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群眾不斷攀升的安全感就是對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所有在基層風險治理一線堅守與付出的黨員干部的最佳褒獎。
2023年以來,夾江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統籌發展和安全,與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合作,對全縣基層風險治理工作進行專題調研,探索形成了以鎮、村為基本網格單元的“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夾江模式,在城鄉融合發展中發揮著護航作用。“六防”即防災減災、防污治污、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防重大社會不穩定事件、防民生領域風險。圍繞做好“六防”工作,夾江縣制定了6個具體目標,即努力實現災害“零傷亡”、突發衛生事件“零發生”、防污“零死角”、安全生產“零事故”、維穩重大事件“零聚集”及民生領域“零缺位”。
今年,夾江縣深化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改革試點,提出要優化《夾江縣“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責任體系運行管理機制》的工作要求。縣委政法委以“六防”為核心,通過“重心下沉”“任務聚焦”“資源整合”“網格管理”模式,打通基層風險治理的每一根“末梢神經”,實現從縣到村組、從黨委政府到群眾的治理無間隙、無死角。
“那塊廣告牌已經很多年歷史了,水泥墩有些風化了,刮大風的時候廣告都會晃動,哪天要是塌了掉下來砸到人怎么辦?”
今年4月,有群眾反映漹城街道某宿舍樓樓頂構筑物柱體年久失修,鋼筋裸露、銹蝕嚴重,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夾江縣委政法委迅速將其納入風險治理清單,漹城街道、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縣交警大隊等部門聯手迅速對其進行拆除,風險及時化解,安全隱患徹底消除。
和平橋社區群眾張嬌表示:“廣告牌拆除了,我們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去了,真的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更加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
“現在回想起來還有些后怕,如果不是有了及時預警和轉移,我們一家人說不定都被泥石流給沖走了。”回想起今年8月的驚險一幕,轅門村群眾張厚芬還心有余悸。
夾江地理環境多樣,包括平原、山地地理特征,多條河流橫貫其中,無論縣城還是農村,每年特定季節就會面臨多種災害威脅,社會治理面臨較大風險。
8月9日,夾江全縣普降大到暴雨,其中華頭鎮持續大暴雨,最大雨量出現在轅門村,10小時內降雨量達到133.8毫米。下午3點,隨著華頭鎮轅門村猴子溝山體冒出的陣陣白煙和低沉的轟鳴聲,猴子溝(小地名)到牟灣(小地名)之間的山體發生垮塌。
所幸調度軟件提前預警,指揮92戶154人及時提前撤離成功避險,實現人員零傷亡。
“謝謝,謝謝你們為我們做的一切,讓我們在災難面前有了依靠。希望以后這樣的系統能越來越完善,讓更多人受益。”轅門村群眾張厚芬感激地說道。
轅門村的零傷亡是因為有一個“小程序”搶跑在泥石流前。今年,夾江開發“六防集成”智慧指揮調度微信小程序,整合“指揮調度、工作辦理、問題反饋、統計分析”等功能,導入全縣地災、防汛等434個風險點實時監測數據,“雪亮”“慧眼”等2000余路視頻監控,帳篷、救生衣、滅火器等8.4萬余條應急資源數據,以及“三失一偏”“一老一小”等1200余名重點人群數據,建立社會治理大數據庫,實現實時預警分析、工作指令線上“快達快辦”,讓“數字”代替基層干部多跑路。
在“六防集成”小程序中,植入“隨手拍”功能,全縣風險點監測員和普通群眾發現風險后都可隨時拍照上傳,通過“前端分析、中端推送、后端回復”,實現風險隱患全鏈條監測管理。今年5月,夾江縣某礦產品有限公司的氧氣瓶、乙炔瓶防傾倒裝置缺失,問題經“隨手拍”上傳推送,涉事企業迅速核查整改,僅3天就處置完成。
截至目前,依托小程序夾江縣已發布各類風險防范調度信息131條,處置反饋問題208個,開展風險防范辦理5900余件,極大提高了風險防范化解的效率。特別是防范自然災害預警做到“3個1分鐘”:1分鐘將防范指令傳達到村(社區)每個防范點位,1分鐘調度到全縣每個防范責任人,1分鐘啟動相關防范力量。
今年,夾江縣根據鎮(街道)產業發展方向和風險防范重點,將34名縣領導、55個縣級部門根據職責分別安排到9個鎮(街道)、95個村(社區)。每個鎮(街道)由1名縣委常委擔任第一書記,統籌協調包聯縣級領導和包聯部門推進“六防”工作。同時,選派專人作為督導專員,督導工作推進。“重心下移”將原來群眾、鎮(街道)向上匯報、反映問題,變為縣級領導、縣級部門向下積極主動解決問題。
為解決風險防范部門各自為戰的情況。夾江建立“六防”基層社會治理責任組織領導體系,由縣委、縣政府牽頭攬總、縣委政法委統籌實施、六大領域牽頭部門分領域組織風險隱患防范治理,對相關部門按職能職責進行系統整合,有效降低風險治理成本。同時,將縣級領導“一崗雙責”承擔的河湖長制、林長制、田長制等所屬區域與包聯的鎮(街道)一致,相關聯系縣級部門一并調整。讓包片縣領導和縣級部門歸口到一個鎮(街道)有更多精力和資源解決一鎮一地問題。
“‘六防集成’風險防控防范和化解工作,這一創新舉措如同一道堅實的盾牌,為廣大群眾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線。預防和減少各類社會風險的發生,無論是社會治安、安全生產,還是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方面風險,都得到及時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讓我們能安心工作、學習、生活,這背后離不開縣委、縣政府以及各級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社區群眾張凱說道。
近年來,夾江縣聚焦基層治理難題,通過完善“三個機制”、建立“一支隊伍”,不斷整合各方治理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推動實現全縣連續多年無“民轉刑”命案、無重特大刑事案件、無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無重大群體性事件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成功獲評首批“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四川省鄉村振興先進縣、樂山心連心服務“人民群眾最滿意區縣”。
未來,夾江還將以“抓落實、強實干、出實效”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體系規范化建設和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提升“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運行機制,通過定期調度、靠前督戰等,切實解決一線風險防范力量凝聚不夠、風險排查不透等問題。突出科技賦能,建設“多中心合一”的“一站式”社會治理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建強“數字夾江”綜合指揮調度中心,持續優化“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APP問題反饋、防范地圖、數據分析等功能,以數字化手段不斷提升“六防集成”基層風險治理水平。
(四川省樂山市委政法委、夾江縣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