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進一步發揮人民法庭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人民法院緊抓“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契機,立足山區法院職能定位,結合4個人民法庭特色,匠心打造以“牽牛花”為牽引的“四朵金花”,在基層司法服務與社會治理層面探索出一條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創新之路,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在司法領域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牽牛花牽手“千萬家”
“牽牛花”寓意扎根基層、藤牽各方、牽手言和。2023年7月,屏山縣人民法院龍華法庭將“以和為貴”的傳統文化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合、創新發展,全力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探索打造“牽牛花”品牌,為黨委政府分憂、為人民群眾解難。
2023年6月,屏山縣人民法院在各庭室推廣“牽牛花”基層治理品牌。在“牽牛花”訴源治理品牌的引領下,該院2023年調解率為45.91%、2024年調解率為48.12%,均位居宜賓法院第一。
“牽牛花”普法小分隊到茶園普法
就地解紛“治未病”
“我們之前找過承包老板好多次,沒想到在周法官的幫助下一個月就拿到了工資,真的太感謝了!”
劉某某等9人受雇在某承包的項目工地上務工,工程完工后,承包方拖欠9人工資未支付。無奈之下,劉某某等9人來到龍華法庭,準備提起訴訟。了解情況后,龍華法庭主動向前延伸司法觸角,將案件委派至人民調解委員會,并指派干警與調解員共同展開調解。最終,劉某某等9人與承包方達成調解協議,1個月后,劉某某等9人收到了工資。
近年來,龍華法庭在各村(社區)設立“牽牛花”服務聯絡點,聘請網格員擔任聯絡點負責人,在法官指導下開展糾紛化解工作。針對工傷勞動者、“一老一幼”等弱勢群體,開通“綠色通道”,開展上門立案、調解、審判、咨詢等服務460余件次,巡回審理、上門調解等服務89次,服務山區群眾5000余次。
多元解紛“消已病”
2023年9月,一起國家重點高速公路糾紛案的原告、某公司負責人王某來到龍華法庭,要將錦旗送給為工程順利完工保駕護航的法官們。
在這起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爭議較大,數次協商未果。于是,在8月中旬的40度高溫下,龍華法庭干警邀請到建筑行業專家和當地善做群眾工作的鄉賢,一起到現場進行工程量測量、清點相關設備、溝通調解,促使被告將設備全部搬離現場,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完工。
該案是龍華法庭聯合專業人員合力解紛的生動例子。
去年12月,龍華法庭制定《牽牛花調解人才庫管理辦法》,從村社干部、退休干部中挖掘德高望重和善做群眾工作的鄉賢,組建“牽牛花”調解人才庫;針對勞動合同、物業管理、建設工程施工等領域糾紛數量多、群體廣的特點,推動與人社、住建、交通等部門成立專業的行業調解隊伍;運用“法律+行業”雙專業模式,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形成調解合力。目前,龍華法庭已化解勞動、物業管理糾紛370余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20余起。實質解紛“防再病”
“周法官,實在是太感謝你這一年多的關心,目前老陳恢復得還好……”近日,龍華法庭庭長周霞再一次來到被廣告牌砸傷的老陳家中回訪。從2023年7月至今,這已是龍華法庭干警第9次到老陳家中進行回訪和探望。
老陳的案子是龍華法庭辦理的其中一起矛盾爭議大、消耗時間長、對抗情緒激烈的糾紛案。一年多以來,依托“牽牛花”訴源治理工作法,龍華法庭主動作為,在案件審結完畢后開展判后答疑走訪,讓當事人既解“法結”又解“心結”。截至目前,龍華法庭已經辦理了5起類似案件。
玫瑰花讓愛留在家
清風有信,花開有約。進入屏山縣大乘鎮京坪村,便能瞧見“玫鱗花溪”四個字樣。
這里是屏山縣玫瑰之鄉,隨處可見的玫瑰花讓和美鄉村多了些浪漫與生機。
在屏山縣人民法院大乘法庭院內,各色玫瑰花開正好,給莊嚴的法庭也平添了幾分溫馨。這便是大乘法庭不斷深化家事審判改革,傾力打造的“玫瑰家事法庭”。
“玫瑰家事法庭”法官在集體頒證儀式上,向新人發起“讓彩禮歸于‘禮’,讓婚姻始于‘愛’”的倡議
用愛播種
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
今年5月20日,在屏山縣2024集體頒證儀式上,大乘法庭庭長胡邇凡向12對新人發起倡議,讓彩禮歸于“禮”,讓婚姻始于“愛”。
近年來,大乘法庭在審理家事類糾紛中發現,有很大一部分案件涉及彩禮等婚俗問題,要從根源上預防高額彩禮攀比之風,就要在轉變陳舊的婚俗理念上下功夫,上好新人步入婚姻的“第一堂課”。
因此,大乘法庭從推進婚俗改革著手,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指導6個村居(社區)制定村規民約,將限制違規大辦酒席、整治收取高額彩禮、滌除低俗婚鬧等納入村規民約。同時,大乘法庭還在婚姻登記處掛牌(大乘法庭轄縣城家事糾紛案件)設立家庭教育指導站,通過法官、家事“兩員”定期值班、定點咨詢,提供婚姻家庭指導服務600余人次。
用情澆灌
讓愛和理解重新生長
“感謝法官,我們二婚重組家庭本就不易,今后我一定糾正自己的錯誤,不會再鬧到法院了。”在大乘法庭“玫瑰之屋”家事調解室里,陳某與妻子和好后向法官承諾道。
像這樣吵著來,最后又笑著一起回的景象,在大乘法庭的調解室里很常見。
大乘法庭設置了“玫瑰之窗”親子觀察室、“玫瑰之屋”家事調解室等功能性場所。以此為依托,大乘法庭組建了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情感觀察員、心理疏導員“四員”隊伍;會同公安、檢察、司法行政、民政等單位,成立家事多元調解委員會,聯合開展宣傳教育、心理疏導等工作。
用心養護
為每一朵花兒剪除紛擾
今年8月28日,終于拿到兩個孩子撫養權的蘭某拉著法官的手一再道謝。
蘭某與胡某離婚后,孩子原本交由胡某撫養,但胡某常年在外務工,對孩子疏于管教,未能履行監護職責,導致孩子誤入歧途。法官了解情況后,前往管教所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并耐心聽取其意見。最終,大乘法庭判決支持了蘭某變更孩子撫養權的請求。
這是屏山縣首例檢察院支持起訴的變更撫養權案例,也是大乘玫瑰家事法庭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的一次成功實踐。
在家事糾紛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大乘法庭始終遵循“能調盡調,當判則判”的審理原則。當調解難以達成時,大乘法庭就像一位“園藝師”,精準“剪除”糾紛枝芽,幫助恢復家庭關系。目前,大乘法庭已組織召開6次審調聯合討論會,深入研究、討論了多起涉家庭暴力和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案件。
木槿花果香飄萬家
屏山縣書樓鎮,是一個歷經搬遷(向家壩水電站移民搬遷工程)、合并后“重生”的鄉鎮。在這里,有以老縣城及庫區沿岸42處搬遷文物為基礎復建的馬湖府古城,也有萬畝金江桂圓林等鄉村產業。
就在這個林深水闊、風景秀麗的地方,有一個以“木槿花”為別名的法庭——屏山縣人民法院書樓法庭。
木槿花,對環境適應力強,每日隨著朝陽綻放,又在落日余暉中閉合。周而復始,詮釋著堅持與重生。
就像木槿花適應不同氣候與土壤那樣,“木槿花”法庭也在變遷中不斷自我革新、自我成長。無論是鄰里間的瑣碎矛盾,還是涉及重大利益的復雜官司,法庭干警都以專業和耐心去剖析、去化解。每一次公正的裁決,每一次成功的調解,都是“木槿花”法庭生命力與適應力的展現。
寒來暑往數載,從坐堂審案到巡回審判再到田間地頭、千家萬戶,“木槿花”法庭干警憑借堅韌不拔的信念,摸索出一套“文旅護航+產業振興+批量解紛”工作法,走出一條以司法之力促推當地產業發展的路子。
“木槿花”法庭法官來到桂圓林,為種植戶解答法律問題
文旅護航
守護游客“詩和遠方”
2023年10月1日,位于書樓鎮的馬湖府古城門徐徐打開,正式開園迎客。
早在開園前兩天,“木槿花”法庭便聯合當地黨委政府,邀請轄區酒店、購物商場、公共交通運輸企業等涉旅商企和縣文旅局、公安交警大隊等涉旅行政執法部門召開問需座談會。
這是“木槿花”法庭不斷延伸司法服務,以司法之力保障當地文旅產業發展的有力舉措。
不僅如此,“木槿花”法庭還在節日期間主動為古城游客提供法律服務、普及旅游相關法律法規,邀請3名文化領域專家、聘請5名文旅行業專家參與涉文旅糾紛案件調解,將24起涉文旅糾紛化解在訴前,為游客提供了安心舒適的旅游環境。一年多以來,整個“木槿花”法庭轄區無重大旅游矛盾糾紛進入訴訟環節。
產業振興
護航“小桂圓”成“大產業”
書樓鎮位于金沙江畔,受獨特的金沙江河谷干熱氣候影響,種出的桂圓賣相佳、品質優。2024年,書樓鎮桂圓種植面積達1.83萬畝。
今年9月,又是一個桂圓豐收的繁忙時節。“鐘法官,我去年賣給劉某的桂圓,到現在還沒有收到貨款,起訴時應該準備什么材料?”在書樓鎮的田間地頭,“木槿花”法庭的干警們正忙著收集解答種植戶和合作社經營者在農資、用工、土地流轉、供貨、運輸中多發易發的法律問題。
近年來,隨著轄區桂圓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涉農、涉果等矛盾糾紛日益增多。“木槿花”法庭通過加強調解指導、巡回審判、司法服務等舉措,為地方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木槿花”法庭在辣子村設立了屏山桂圓司法保護基地。這個基地的設立,開辟了涉屏山桂圓生態案件“綠色通道”。基地探索出的勞務代償、異地補植等多元方式,有力保護了地方產業發展。
在“木槿花”的護航下,當地的“小桂圓”已經做成“大產業”,成為了一個響當當的地方特色產業品牌。
批量解紛
示范調解“一案止百判”
“木槿花”法庭除了護航地方產業發展,還將觸角延伸到當地基層社會治理中,以示范調解促進了“一案止百判”。
今年3月,張某因房屋購買后未辦理產權登記而訴至法院。“木槿花”法庭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在張某購房的樓盤中,有同樣情況的房主還有22戶。于是,“木槿花”法庭以張某一案作為逾期辦理房產證等民商事群體糾紛的示范案例,推動了該樓盤其余22起同樣糾紛成功化解。
近年來,“木槿花”法庭將示范調判機制與訴調對接、優化司法確認等制度相結合,達到批量解紛、“一案止百判”的效果。
結合示范性判決,“木槿花”法庭還聯合當地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開展“木槿花”鄉村振興普法宣傳活動,從土地承包經營、鄉鄰關系、婚約彩禮、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生活中常見糾紛出發,結合審判實踐中的具體案例引導村民樹立正確法治觀念,努力將矛盾糾紛化于未訴、止于未發。
石榴花彝區美如畫
屏山縣人民法院新安法庭轄新市鎮、屏邊鄉等五個鄉鎮。其中,屏邊鄉和清平鄉系彝族聚居區。多年來,這些地方雖是彝漢文化交融互鑒、和諧共生,但田邊地角的矛盾糾紛也時有發生。
為積極回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精神,促推民族團結,新安法庭精心打造“石榴花”法庭,開辟了一條民族糾紛化解新路子。
“石榴花”法庭法官在彝族新年里“送法”
鄉語調解
搭建溝通橋梁
“卡莎莎(彝語,漢語譯為“謝謝”)!”2023年10月,在困擾自己多日的糾紛終于解決后,轄區居民拉黑高興地對新安法庭法官表示感謝。
2023年2月,一起因羊群啃食林木藥材引發的賠償糾紛讓6戶人家與拉黑爭執不下,法院多次組織調解也以失敗告終。一審判決后,拉黑不服提起上訴。一審承辦法官與二審承辦法官決定再次前往當地進行調解。與之前的調解不同的是,此次調解邀請了屏山縣法院特邀彝族調解員黑勒拉哈共同參與。在黑勒拉哈的幫助下,經過4個多小時調解,雙方同意互讓一步。拉黑當場賠償了6戶人家的財產損失。
近年來,新安法庭依托“石榴花”調解工作室,引入熟悉民族語言和習慣的彝族代表人士黑勒拉哈擔任專職調解員、抽調具備援彝工作經歷的干警組建專業化調解隊伍、特邀少數民族人民陪審員參與庭審、使用少數民族語言開庭等舉措,充分尊重了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成功化解60余起涉少數民族群眾案件糾紛。
提升服務
共繪團結畫卷
“阿普(爺爺),現在你們不用大老遠跑去法院啦,我們直接上門服務!”在一次巡回審判中,新安法庭的法官坐在田埂上,與村民們圍坐一圈,就一起土地糾紛進行調解。
化解涉少數民族群眾案件,單獨依靠法官往往效果不佳。于是,新安法庭依托“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全面調動村委會、司法所、派出所的調解力量,在轄區村寨、社區建立訴訟服務聯絡點,充分搭建起三級矛盾糾紛過濾體系,實現民族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網線相連,屏幕為窗”。新安法庭地處大山深處,交通不便。為方便當地群眾參加訴訟,新安法庭還開通“科技法庭直通車”,采取線上庭審、調解等方式,由調解員現場翻譯指導,極大提高訴訟效率。
“巧”普法
法治宣傳融民俗
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今年火把節前夕,“石榴花”法庭早早就開始謀劃如何借助這場盛典開展一次別開生面的法治宣傳活動,讓法律法規和典型案例結合彝族特有的傳統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彝族群眾。
于是,今年的火把節上出現了一個獨特的節目:彝族月琴歌師彈唱的月琴曲,歌詞是“石榴花”法庭精心準備的法律法規宣傳內容。
不僅如此,“石榴花”法庭還在火把節期間,邀請熟悉彝族語言和風俗習慣的人民陪審員及雙語法官深入村寨,通過法官講法、“寨老”傳法等模式,積極宣傳民族政策、講好民族團結故事。
這是“石榴花”法庭在法治宣傳中融入民俗、讓普法宣傳更接地氣、讓法治觀念更深入人心的一項舉措。
近年來,“石榴花”法庭在普法宣傳中結合民族習慣開展“彝鄉普法”,總結出一批適合當地民情的普法方法和調解經驗。截至目前,法庭已開展重點節日法治宣傳30余場次,覆蓋群眾2000人次。
(蔣唯張悅李丹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法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