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客戶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涪江河畔,這本“活教材”撬動基層治理“大效能”!
            時間:2024-12-23 10:49來源:四川法治報責任編輯: 陳言

            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依托“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賦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高質量開展,是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又一探索。

            四川省射洪市是唐代大詩人陳子昂的故鄉,涪江穿境而過。近年來,射洪市充分發揮本土調解資源優勢和調解能手的引領示范作用,精心打造“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全面推進多方聯動、隊伍建設和品牌打造,發揮品牌示范效應、聯動效應和輻射效應,全面提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效能,推動矛盾糾紛在“家門口”化解,以品牌“小杠桿”撬動基層治理“大效能”。

            射洪市十佳金牌調解員

            以矛盾高效化解踐行“楓橋經驗”的探索,射洪市從未止步。

            流轉出去幾千畝土地,上百萬元租金卻一分錢都沒有拿到手,幾次三番的承諾都沒有兌現,寒了心的村民不得不選擇和流轉公司對簿公堂。沒想到,射洪市法院沱牌法庭“德佑家和”調解室的宋德友僅用了15天,就促成雙方達成支付協議,村民權益和企業發展都得到了保障。在基層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從村主任、村書記到社區書記、公益組織負責人,退休后,宋德友憑借豐富的群眾和調解工作經驗被聘為聯調員。射洪市委政法委以他名字的諧音命名調解工作室,打造成為群眾信賴的調解品牌。

            以個人調解工作室建設激活調解示范效應、聯動效應和輻射效應,是射洪市委政法委打造“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據射洪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楊紅梅介紹,近年來,射洪市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本土調解資源優勢和調解能手的引領示范作用,精心打造調解品牌,以品牌“小杠桿”撬動基層治理“大效能”,有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宋德友在“德佑家和”調解室調解矛盾糾紛

            打好“多元解紛”組合拳

            構建立體調解格局

            兩口子的離婚糾紛會被多少人牽掛?郭大娘和老伴黃大爺壓根沒有想到,賭氣鬧離婚竟會驚動這么多人!

            “俗話說,不要老了還把家給拆散了,兒女都在為你們操心,你們更要給子女做好榜樣……”因為生活瑣事,年過花甲的郭大娘和黃大爺差點“散伙”,為了讓兩人重歸于好、安度晚年,村民小組、村委會、婦聯、聯調員多次給兩人做思想工作。最終,這起涉及婚姻家庭的矛盾糾紛得以在家門口成功調解。

            作為基層解紛的“神經末梢”,村民小組、村委會構建起“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的基礎骨架,以“橋頭堡”的姿態,將“矛盾化解在最基層”這一目標變成了現實。

            基層矛盾涉及面廣、觸發點多,射洪市縱向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村民小組四級人民調解網絡,落實人民調解員2100余名,實現矛盾高效合理分流。

            聚焦定分止爭,構建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射洪市還突出橫向發力,在矛盾易發多發領域建立起13個行業調委會,實現醫患、勞動、交通、消費、物業等重點領域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采取人員派駐、參與調解、決策咨詢等方式,絕大多數多發型糾紛通過行業專業解紛平臺非訴化解。以射洪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中心為例,自2009年成立以來,累計調解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4250件,于2020年12月被司法部授予“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成為射洪市行業矛盾糾紛調解的“樣板”。

            “多元+橫縱”的立體調解機制為矛盾糾紛提供了多元化解決途徑,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

            破題“專業素養”新考驗

            專業調解拓展新領域

            2021年,射洪市小區物業管理迎來新考驗。這一年9月,射洪市物業管理司法大數據突然亮起“紅燈”,前9個月進入訴訟程序的物業糾紛案件數量達192件,超過2020年全年數量的3倍。

            為探究背后的深層原因,射洪市委政法委組織專題調研發現,專業調解隊伍缺失是導致物業糾紛缺乏有效分流的首要瓶頸。

            如何破題?射洪市在隊伍建設的專業素養上下功夫,射洪市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應運而生,“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再添“生力軍”。

            “生力軍”的關鍵在于要有“生命力”,“生命力”的核心則是專業的調解能力。

            射洪市突出專業發展思維打造專業調解隊伍,吸引調解技巧高、經驗豐富、具有行業專業領域知識的調解員、律師和市住建局等單位工作人員加入調解隊伍,以“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為方向優化調解員結構,引領全市物業矛盾糾紛調解工作。

            射洪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調解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唐曉為交通事故糾紛雙方開展調解

            射洪市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主動邀請法官全程參與指導,調解化解物業矛盾糾紛及轄區內疑難、重大、復雜的物業管理糾紛,促進物業糾紛化解工作提質增效。以“民法典實施后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相關法律規定解讀與調解指引”為主題,邀請法官、法官助理、調解員就物業糾紛審理規則和調解技巧進行溝通交流,對物業糾紛產生原因、解決辦法等進行深入探討交流。安排經驗豐富的調解員深入社區一線,組織開展多場法治講座,講解法律知識,為社區、物業公司及居民送上物業管理“法治課”。

            調解有了專業隊伍,居民和物業公司有了專業知識。樓上漏水、物業公司不負責任、業主拒繳物業費等物業糾紛的化解變得更加輕松自如。

            培養專業人才隊伍,提升調解工作質效。射洪市始終堅持把調解隊伍專業化建設放在首位,讓專業的事有專業的人來引領,由專業的人來干。2023年,射洪市在全市調解隊伍中評選產生“十佳金牌調解員”。法庭聯調員、律師、勞動爭議仲裁員、法官、一線民警等10名調解員的調解經驗和調解故事在業內流傳,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了借鑒案例,更成為全市2100余名調解員的航標方向。

            用好“典型案例”活教材

            提升矛盾調解素能

            辦公室里,調解員張利華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似乎從正在翻閱的書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因為張大娘的贍養問題,兒女們鬧得不可開交。“該講的話都講了,能想的辦法都用了,但是幾次調解都沒有進展。”張利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翻看了射洪市委政法委組織編印的《涪江河畔話楓橋——射洪十大優秀調解案例匯編》,“書中的案例更復雜,介紹的方法和法律適用條款解決我遇到的問題綽綽有余。”

            射洪市委政法委歷時3個月,精選10個極具代表性的調解案例,既有勞動爭議、物業服務等“民生小案”,也有消費糾紛、買賣合同等涉企案件,還有土地流轉、醫療糾紛等調解難度大的“骨頭案”,在類型上具有典型性,在調解過程和法律效果上更具示范性,為調解員提供了一本“活教材”。

            《涪江河畔話楓橋——射洪十大優秀調解案例匯編》

            以案釋法助調解,以案普法促學法。射洪市政法各單位還將以案釋法、以案普法搬上熒屏和電臺,不斷增強群眾預防矛盾、解決糾紛的能力素養。

            “近年來,涉彩禮、嫁妝等糾紛案件數量呈上升趨勢。那么,民法典中關于這些問題是如何解答的呢?今天,我就和聽眾朋友們聊一聊。”5月20日,射洪市法院法官任琴走進射洪市電臺《以案釋法》欄目,為市民群眾全面講解嫁娶可能遇到的糾紛和問題。

            射洪市選好用活典型案例,從法律解析、典型案例分析入手,利用身邊的“活教材”,深入剖析矛盾糾紛產生原因及裁判依據,引導群眾直觀深入了解矛盾糾紛的本質,搞清楚遇到糾紛“怎么辦”、弄明白矛盾爭議“怎么解”,推動其矛盾化解的綜合素養能力全面提升。

            “進一步完善和提升‘涪江河畔話楓橋’調解品牌,以高質量調解為基層治理賦能。”楊紅梅說,下一步,射洪市將充分發揮調解品牌“小支點”作用,提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效能,不斷激發基層社會治理“大能量”。

            蘇勤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委政法委供圖

            相關報道
            分享到:

            中共中央政法委員會主辦

            Copyright 2015 www.www.maihahac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 14028866 號-1 中國長安網 ? 2017版權所有